來源:國家電網報 | 0評論 | 5369查看 | 2016-05-10 14:02:50
尼古拉斯·鄧洛普氣候議會秘書長氣候議會的聯合創始人,擔任氣候議會秘書長長達十年。氣候議會是國際議員網絡組織,致力于推動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共識和行動。
記者:第一次聽到全球能源互聯網這個設想時,你的反應是什么?此前有別的國家提出過類似構想嗎?
尼古拉斯·鄧洛普:當我第一次聽到全球能源互聯網這個設想時,我挺開心的。因為氣候議會剛剛得出一個結論,我們需要向這個方向努力,建立洲際電網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當我聽到國家電網公司也在向這個方向思考時,我認為這將是全世界一個重要的機遇,和中國一起合作,共同建立一個世界范圍內的清潔能源傳輸系統,以防止氣候惡化。
此前,還沒有別的國家的政府提出要在世界范圍內建設大范圍的互聯電網,以便傳輸新能源。從中國的發展規模來看,在建設互聯電網方面,中國比別的國家提出了更大膽的一個方案。有很多地區性的合作組織想要將各自國家的電網在一定區域內進行連接,如非洲和歐洲。但是在原則上,他們想要去連接區域電網,卻并沒有考慮建設遠距離的電力高速傳輸網,從而能把每個地區和能源豐富的地區相連,比如沙漠太陽能區和風能豐富地區。而且在各個地區,這推進得十分緩慢。中國則更大膽地提出,建立洲際互聯電網,這被中國稱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劉振亞董事長曾說,如果我們確實能建立區域電網并將它們相連,到2050年世界上80%的能源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并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像這樣設想,正因如此,中國才需要扮演一個特殊的領導角色。
記者:在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過程中,你認為需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尼古拉斯·鄧洛普:說起問題,并不是技術上的。因為我們今天已經具備為全球供應可再生能源的相應技術。如果在一片約160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區建滿太陽能電站,就足以生產今天世界所需要的全部電能。我們有這個能力去利用現有的風能、太陽能和水能,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而且我們也有遠距離的輸電網,通過大容量的特高壓直流電網將能源富足地區的電能傳送出去。
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來自于政治層面。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一是我們必須讓平日政治關系不那么好的一些國家一起合作并分享他們的可再生能源,并且能實現所有能源的跨境交易。第二,許多國家,尤其是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阻力非常大。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美國,奧巴馬總統想要為改善氣候做出努力,但是議會的主要成員,那些從煤炭和石油組織獲利的人,他們抵制從實際行動上去改善氣候,而這也是很多國家的問題。所以,如果想要較快地實現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我們就必須不顧反對聲音,在政治上進行有效的推進。現在,可再生能源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基于氣候惡化,有意投資化石能源領域的投資者們開始認為這是一項冒險的投資,同時也因為可再生能源的價格變得很便宜。
記者:氣候議會在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過程中將做些什么?
尼古拉斯·鄧洛普:我們將在兩個層面努力。一方面,我們將和對可再生能源有強烈興趣的國家的政府部門溝通,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必要性。而且,我們正在努力召集不同區域,如南美、非洲以及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讓他們和中國一起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的推進者。我們也在和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溝通,去和發展中國家合作。但我們認為,這還是應由以中國為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作為主導。因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膽和最具雄心的一些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主要都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摩洛哥、智利和巴西等等,這些國家都在很努力地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我們正在推進和這些國家政府的合作。另一方面,我們是一個國際化的立法機構,氣候議會的成員,如中國人大代表,美國國會議員,英國議會議員等,正嘗試共同建立一個深刻理解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需求的組織,其中的成員都能鼓勵他們的國家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該領域中來。
記者:據你估計,哪些跨國輸電線路會較早建成?
尼古拉斯·鄧洛普:目前,世界上在自己國家區域內已建成和正在建設超級電網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和巴西,他們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輸電線路。印度也正在其領土范圍內建設“綠色走廊”,他們這么稱呼,其實也就是遠距離的輸電線路,將印度的某些區域和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區域相互連接,比如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的沙漠地區。
哪些跨國的輸電線路會較早建成,這比較難預測。我知道國家電網公司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且已經就東北亞超級電網開展了一些討論,我認為這將是個激動人心的過程,我希望它能盡快推進。經過很多年關于北非和歐洲之間能源貿易的討論,我們決定就此做點什么,因為北非擁有無盡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比如摩洛哥就有著很好的風能資源。我們只需要建一些輸電線路,將摩洛哥和東北方的國家連接起來,就可以將摩洛哥的風能、太陽能資源結合起來,為北非和歐洲供應大量廉價的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