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瞭望 | 0評論 | 5988查看 | 2017-01-24 13:19:20
地處雄雞版圖西端的新疆,六分之(zhi)一的國土(tu)面積上,一座座風(feng)車(che)和(he)一排(pai)排(pai)光伏電板,追風(feng)逐日,將綠(lv)色(se)電送往(wang)千(qian)家萬戶(hu)。如今行駛(shi)在南(nan)北疆(jiang)(jiang)的高速公(gong)(gong)路,空曠的戈壁荒灘上風(feng)力發電機森林(lin)般(ban)成(cheng)片矗立(li),密密麻麻的光伏(fu)電板不時映入眼(yan)前(qian),有的電站(zhan)綿(mian)延10余公(gong)(gong)里。國網新(xin)(xin)疆(jiang)(jiang)電力公(gong)(gong)司最新(xin)(xin)數據(ju)顯示,目前(qian)新(xin)(xin)疆(jiang)(jiang)新(xin)(xin)能源裝機已超過2550萬千瓦,位居全國前(qian)三(san)。
一方面是風光電裝機規模迅速擴大,另一方面卻是自備電廠和自營電網擠占公用電廠的市場,再加上外送能力限制,新疆新能源市場“風光”的背后卻是“風光電”的大量棄用。特別在冬季,大量的新能源發電設備閑置在戈壁灘上。
北方城市被霧霾籠罩的時候,為何清潔能源無法被利用?作為我國新能源儲備最豐富的地區,新疆在打造綜合能源基地的路上該如何行進?
新疆發展新能源得天獨厚
“十二五”以來,在能源供應結構調整和環境污染雙重壓力下,我國連續推出政策“紅利”,扶持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2014年開始,新疆風光電裝機容量出現“井噴式”增長,當年就從排名全國第八躍升至第二。
新疆確有發展新能源得天獨厚的條件。從著名的達坂城到天山以北的阿勒泰,新疆有9大風區,可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約占全國4成。新疆全年平均日照小時數居全國第二,大片戈壁極其適合建設大型光伏電站。因此,前來“搶灘”的企業絡繹不絕。
一名來疆投資的光伏電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2014年開始,大家看到在新疆建設新能源電站的好處,甚至以前沒有涉足能源領域的企業也來投資。一方面是企業“有心”。隨著國內新能源產業規模擴大、技術成熟,風電機組和光伏電站投資成本大幅度降低,發電企業可享受相當可觀的補貼電價。新疆大片戈壁荒漠幾乎是“零地價”,風電和光電可平均利用小時數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300小時和230小時,這使得企業在技術層面可獲得比其他地區更多的利潤。在新疆,光電項目建設周期僅需三四個月,風電也可當年開工、當年受益,更增加了民間游資的投資沖動。
政府同樣“有意”。在新疆“風城”托克遜縣,僅一個光伏項目就上繳地方利稅2000多萬元,吸納就業數百人。南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項目不僅能拉動投資,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還能促進就業,有利穩定。有條件發展新能源的地方大多對風光電項目提供土地、財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此外,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新疆被多方期許建成我國與中亞、南亞電力互聯互通的樞紐,使得不少企業提前在此布局。
不僅電站,新能源裝備制造也突飛猛進。特變電工、金風科技等大型企業能源裝備制造項目快速發展,而且吸引了天合能源、中船重工等龍頭企業落地設廠。這些企業生產的風光電設備除大部分供應新疆新能源電站,有的企業產品已經走出國門,參與到部分中亞國家新能源項目建設中。
裝機高歌猛進帶來了新能源發電量的不斷增長。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了解到,2016年前三季度,新疆風電完成發電量16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5%,占總發電量的9.5%;光伏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5%,占總發電量的3.1%。
被擠占的公用電廠市場
然而,衡量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指標——棄風棄光率,卻給新疆新能源蒙上了一層陰影。連續兩年,新疆“棄風棄光”率位居全國前列。國網新疆電力公司統計,2016年上半年新疆棄風率達到43.9%,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棄光率31.8%,同比上升15.7個百分點,均創歷史新高,棄風率全國第二,僅次于甘肅。
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李創軍告訴記者,2016年上半年,新疆風電設備利用小時數750小時,同比減少100小時,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499小時,同比減少117小時,這是新疆新能源開發歷年來最低的數據。
對于新疆新能源消納難,業內人士分析,新疆有全國其他地區新能源電源建設過快而消納市場開發不足的共性。
2013年,新疆用電量增速超過30%,此后連年增速遞減,2015年這一數字為16%,2016年上半年僅為12%,電力需求的疲軟與迅速增長的新能源裝機容量形成反差。2016年底新疆電網裝機超過7500萬千瓦,而電網最大負荷只有2800萬千瓦。
此外受政策影響,2015年底風電降價兩分錢,一批風電機組搶著并網,2016年6月30日光伏又調電價,促使一些新能源電站超前并網。這些都造成風光電利用小時數下降,市場消納日益困難。
新疆企業自(zi)備電(dian)廠和(he)自(zi)營電(dian)網比例(li)過高,擠占公用電(dian)廠的(de)市(shi)場,也是致(zhi)使電(dian)力(li)消納能力(li)受(shou)限的(de)重要因素。
目前,新疆自備電廠和自營電網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占比逾3成。經濟大省山東排第二,為1470萬千瓦,其總裝機9997萬千瓦,自備電廠占比也只有14.7%。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備電廠負責人表示,在新疆一些地方建自備電廠,一度電成本只1毛多錢,十分誘人。目前新疆自備電廠裝機容量幾乎占到新疆火電裝機總量的一半,年發電在6000小時以上,與新能源企業的境遇可謂“冰火兩重天”。
受訪的多名新能源企業負責人對此感到不解,雖然自備電廠幫助企業獲得了較大的利潤空間,卻不符合國家的能源政策導向,到底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地區一時的經濟利益重要,還是社會長遠的環境問題更急需解決?
自備電廠和新能源的“僵局”似有松動跡象。在當地政府、國網公司以及新能源企業壓力下,一種名為“替代交易”的交易模式,讓新疆自備電廠開始消納一部分新能源電力。所謂替代交易,是指在電力市場沒有足夠消納空間的情況下,燃煤自備電廠通過交易出讓發電空間,獲取來自新能源企業的市場補償。
2016年5月,除去哈密南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的新能源電站和分布式發電站,國網公司將新疆所有符合準入條件的新能源企業都納入與燃煤自備電廠的替代交易,產生交易的新能源總裝機規模約為1600萬千瓦,總交易電量達到50億千瓦時。
中船重工旗下海為支油公司在新疆投資了29萬千瓦新能源電站。公司負責人許曉峰說,2016年發電量的一半是靠替代交易電量解決,即便如此,公司風電場的棄風率超過50%,棄光率近30%。
冬季供暖更增加了新疆電網消納新能源的難度。熱電聯產機組承擔的集中供暖面積不斷增加,火電機組調峰能力下降。新疆電力公司調度中心副主任楊永利介紹,近4年新疆熱電聯產機組供熱面積增加了83%,新疆電網為保證供暖,最低發電量增長了59%,高峰時增長了73%,火電機組可出讓的發電空間大幅度減小。
據西北電力設計院測算,2016年供暖期,新疆調峰缺額將從供暖初期的80萬千瓦,上漲至春節期間的最高峰230萬千瓦,新能源最大棄電比將達90%以上。
“內擴外送”消化存量
為解決新疆新能源過剩問題,根據國家安排,2016年未再新增疆內風光電年度計劃。2016年7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擴大新能源消納促進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后新疆對于不具備電網接入和市場消納條件的地區,不再規劃、建設新能源項目;棄電比例超過20%的區域,不得申報下一年度風光電項目計劃。
在限制增量的同時,還通過一系列“內擴外送”措施消化存量。目前,新疆已著手推進“電化新疆”“電能替代”工程,擴大新能源外送能力,做好自備電廠深度調峰,做好可再生能源發電權交易,加強新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監管等一系列措施,促進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也提出,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和民生的前提下,全額安排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預留風電、光伏發電機組發電空間,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優先與用戶直接交易。
這些政策已經開始實行,新疆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推行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在公共場所建設充電樁;推行“井井通”工程;利用棄風電力供暖等。在調峰能力建設方面,新疆開工建設阜康抽水蓄能電站。抽水蓄能電站在電力需求低谷時,通過抽水將系統難以消耗的電能轉換為勢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