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電(dian)力(li)(li)行業(ye)的主(zhu)導企(qi)業(ye)基本為央(yang)企(qi)、地方國企(qi)。所以盡管電(dian)力(li)(li)體制改革(ge)(ge)和國有企(qi)業(ye)改革(ge)(ge)是由兩(liang)個(ge)完全不同的機構推進,但二者(zhe)卻無法完全割(ge)裂(lie)。這(zhe)一點在西北(bei)五省(sheng)的煤電(dian)資源整合中(zhong)體現(xian)的最為明(ming)顯。
要(yao)正(zheng)確地理解電改(gai)與國企改(gai)革(ge)的(de)結合、領會國家對于西(xi)北五省煤電資源整(zheng)合這種關鍵舉措,不(bu)僅要(yao)深刻理解電力(li)體制改(gai)革(ge),更要(yao)看懂國有(you)電力(li)企業改(gai)革(ge)的(de)思(si)路。
供給側改革
除了(le)煤(mei)炭,電力領域是能(neng)源行業(ye)供給側改革的重(zhong)點(dian)。電力行業(ye)的去產能(neng),更多地(di)體現在處置“僵尸企業(ye)”的問題上。
2016年(nian)5月,中央財經(jing)領導小組第十三(san)次會議就(jiu)明(ming)確說明(ming):“處(chu)置僵尸企業本身就(jiu)是(shi)推進國有企業改(gai)革。”
從五大發電年(nian)初的工作會上,我們也(ye)能(neng)看出(chu),對于(yu)僵尸(shi)企業(ye)的處(chu)置(zhi)是(shi)各大集團(tuan)的重(zhong)點公司之一(yi)。但是(shi)國(guo)有資(zi)本一(yi)直以(yi)來都對無效、低效資(zi)產(chan)的退出(chu)存在制(zhi)度障礙。“人員處(chu)理、債務歸(gui)還、資(zi)產(chan)保值”堪稱(cheng)處(chu)理僵尸(shi)企業(ye)的三(san)座大山。
西北五省由于供給遠遠大于需求(qiu),造成煤電(dian)嚴(yan)重虧(kui)損的(de)情況(kuang)更加普遍。如果按照原有的(de)資(zi)產分(fen)布,五家公司(si)各自處理人員、債務和資(zi)產保值問題,顯然(ran)不如一(yi)家公司(si)來(lai)的(de)高效。
有(you)朋友(you)要(yao)問了,這跟電改有(you)什么(me)關系(xi)?
其(qi)實在《煤電一省一企(qi),西北現貨涼了么?》一文(wen)中,享(xiang)能匯對此有些分析。
現貨的趨勢是發(fa)電(dian)量向(xiang)高效(xiao)率機(ji)組(zu)傾斜(xie)。那么(me)大量小機(ji)組(zu)嚴重缺乏競爭力。
一省五(wu)家企業,再聯合也(ye)一定(ding)(ding)會(hui)存在競爭(zheng)的(de)問(wen)題。而(er)五(wu)大發(fa)電(dian)的(de)大股東都是(shi)國資委,一定(ding)(ding)不會(hui)對(dui)惡性競爭(zheng)坐視不理(li)。
做強做優做大
那么,央(yang)企的(de)重(zhong)組僅僅只是因為避免惡性競爭,更加有(you)利(li)于(yu)去(qu)產能么?
當然沒那么簡單。
在2016年7月(yue)實施的《關于推(tui)動中(zhong)央(yang)企業結構調(diao)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jian)》中(zhong),已經明確:
“統籌走(zou)出去參與國際競(jing)爭(zheng)和維護國內市場公平競(jing)爭(zheng)的需要,穩(wen)妥推(tui)進裝備(bei)制(zhi)造(zao)、建筑工程、電力、鋼鐵、有(you)色金屬(shu)、航運、建材、旅游(you)和航空服務(wu)等領(ling)域企(qi)業(ye)重組,集(ji)中資源形成合(he)力,減少(shao)無序競(jing)爭(zheng)和同質化(hua)經營,有(you)效化(hua)解相關行業(ye)產(chan)能過剩(sheng)。鼓(gu)勵(li)煤炭、電力、冶(ye)金等產(chan)業(ye)鏈上下游(you)中央企(qi)業(ye)進行重組,打(da)造(zao)全產(chan)業(ye)鏈競(jing)爭(zheng)優勢,更好發揮協同效應。”
新(xin)一輪(lun)的國企改(gai)革,對國企的要求就是(shi)做強(qiang)做大做優。對于電力這種關系(xi)國計民生的基礎性(xing)關鍵行業,更是(shi)如此。
目前央企(qi)發電(dian)集團普(pu)遍有著(zhu)巨大(da)的規模優勢(shi)。但(dan)是(shi)大(da)不(bu)等于(yu)優、更不(bu)等于(yu)強。發電(dian)企(qi)業(ye)普(pu)遍負債(zhai)率(lv)高,資產運營能力不(bu)強、利潤率(lv)低(di)。
一旦電(dian)(dian)力市場(chang)化(hua)改革推進到完(wan)全(quan)現貨交易的(de)階段(duan),央企發(fa)電(dian)(dian)集(ji)團的(de)規模(mo)優勢(shi)就會被大大削弱。資產結構更合(he)理(li)、運營能(neng)力更強(qiang)(qiang)的(de)發(fa)電(dian)(dian)企業會比單純具有規模(mo)優勢(shi)的(de)發(fa)電(dian)(dian)企業更符合(he)“做強(qiang)(qiang)做大做優”的(de)要求。
在神華與(yu)國電合并之前(qian),一度(du)盛傳五大(da)發(fa)電內部會有合并。但最終(zhong)我(wo)們(men)只看到(dao)國核技(ji)與(yu)中電投合并之后,又是產(chan)業鏈上下游的重組——神華與(yu)國電。
享能匯認(ren)為這說明一個(ge)問題:單純的發電集團重組,并不能符(fu)合(he)(he)做強做優做大的目(mu)標。尤其(qi)是在電改(gai)(gai)的背(bei)景下,有針對性(xing)地進行資源整合(he)(he)更符(fu)合(he)(he)國(guo)企改(gai)(gai)革的大方向。
產業集團與資本投資公司
建立起(qi)能源領域的(de)國(guo)(guo)有資(zi)本投資(zi)體制是(shi)國(guo)(guo)有能源企(qi)業改革的(de)重點(dian)。這就涉及到國(guo)(guo)有能源企(qi)業改組成為(wei)國(guo)(guo)有資(zi)本投資(zi)公司。
資本(ben)投資公司的功能(neng)在于通過(guo)國有資本(ben)在能(neng)源領域優(you)化國資布局、集聚國資優(you)勢,全面(mian)提升運營能(neng)力(li)和競爭(zheng)力(li)。
在五大發電里,除合并(bing)前的(de)(de)神華,并(bing)沒有國(guo)有資本(ben)(ben)投(tou)資公(gong)司試(shi)點。但(dan)在新的(de)(de)國(guo)有資本(ben)(ben)管理體制下,即便是產(chan)業集(ji)團也要發揮好國(guo)有資本(ben)(ben)的(de)(de)投(tou)資職能。
在(zai)這種情況下,內部的(de)機(ji)制(zhi)改革(ge)與大的(de)體制(zhi)改革(ge)相(xiang)輔相(xiang)成,同等(deng)重要。
隨著現(xian)貨交(jiao)易一步(bu)步(bu)推進,問題已(yi)經開始漸漸浮出水(shui)面。例(li)如說:發電集團傳統習慣(guan)用(yong)設備利用(yong)小(xiao)時數(shu)作為考核標(biao)準。但現(xian)貨模(mo)式,機組的盈利能(neng)力(li)甚至(zhi)于開機與否都沒有關系。空談利用(yong)小(xiao)時數(shu)完全(quan)不(bu)符合市場(chang)實際。
總(zong)部、省公司、各個(ge)電(dian)廠(chang),三個(ge)層級(ji)之間的(de)職責界定、權力(li)下放等一(yi)系列機制不僅要(yao)(yao)緊(jin)跟國企改(gai)革的(de)步伐,也要(yao)(yao)充分適應未來電(dian)力(li)市場的(de)競(jing)爭(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