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突破可再生能源補貼瓶頸 關鍵在完善法律
來源:中國企業報 | 0評論 | 4861查看 | 2016-09-30 10:08:31    
  氣候(hou)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shu)交存(cun)儀式于9月21日(ri),在紐約聯合國(guo)總部舉行,中國(guo)政府對外承(cheng)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neng)源占一次能(neng)源消費比重將達(da)到15%,到2030年達(da)到20%。可再生(sheng)能(neng)源將發(fa)揮(hui)著不可替(ti)代的(de)作用。

  《可再生能源法》已實施10年,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認為:“《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實施雖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地位、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使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步入了快車道,但近年來出現的問題,制約著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發展。”

  補貼政策不夠明確

  據了解,2016年上半年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資金缺口已達到550億元。專家分析稱,今年年內這一缺口還將突破600億元。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處長支玉強分析稱,可再生能源新增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補貼資金缺口不斷擴大。

  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價實行“標桿制”,如果電價高出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剩余部分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進行補貼,但該基金的來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但是近年來電價附加的征收數額并不理想。目前國內多地自備電廠數量增多,并呈現擴大趨勢,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并不繳納政府性基金,現行的《可再生能源法》也缺乏特別的規定。

  支玉強認為,《可再生能源法》中相關規定內部沖突,給有關部門的落實帶來困惑。舉例來說,在第20條規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資金來源于電價附加,但在第24條又規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來源既包括國家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也包括電價附加。法律法規的矛盾致使部門協調困難、申報流程復雜、資金到位遲緩等問題。

  支玉強建議,首先對拒絕繳納可再生能源附加的行為應有明確的追究處罰規定。另外,為適應目前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需要,要將燃煤標桿電價與財政補貼分離,把差價補貼轉為定額補貼,逐步降低標準、調整方向,通過推進配額制和綠色證書交易機制,讓市場來探索補貼標準,最終實現補貼取消。

  “棄風棄光”日趨嚴重

  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以及地方政策矛盾也日益凸顯。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的數據中得知,截至2015年末,中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1.3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4218萬千瓦已超越發展可再生能源強國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光伏、風電消費總量都達不到全社會用電量的6%,消納存在嚴重問題。

  但是近年來國家“棄風棄光”日趨嚴重,截至2016上半年中國棄風電量達326億千瓦時,棄光電量達37億千瓦時。問題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棄水、“三北”地區棄風這兩方面,據統計,2015年四川省棄水電量約200億千瓦時,今年預計增加到300億千瓦時,云南今年預計可能達到400億千瓦時。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均棄風率達到21%,成為歷史之最。此外,“三北”地區七個省區的棄風率,達到或接近20%,新疆和甘肅甚至達到了47%和45%。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從近年來的中國經濟發展來看,國家基礎能源以煤為主,在一段時期內無法改變,但仍然需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經濟下行壓力大、電力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項目布局、電力市場空間、輸電通道利用、能源系統創新、政策扶持等方面與化石能源利用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

  法律矛盾亟待解決

  業內呼吁盡快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謝長軍建議,完善《可再生能源法》,首先要確保法律的可操作性,提出具體程序、步驟、期限等。此外,完善可再生能源跨區輔助服務機制,明確規定東、南部發達省份對西部富余可再生能源電量的接納義務,并對受電方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打破地方政府條塊分割的現狀,實現可再生能源生產消納“全國一盤棋”。同時還需要增加可再生能源上網比重,參照對開發企業補貼制度,對電網企業接納、儲藏、傳輸可再生能源電量也進行補貼。再有就是對法律執行的效果及時反饋、評估,建立追蹤機制,根據新形勢,及時修訂法律。

  朱明表示,《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強制上網政策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地方政府、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都有一定責任。

  法律條文的表述除了上述提到的補貼來源以外,還存在其他問題。謝長軍提出,首先在完善法律的過程中應更加嚴謹。舉例來說:在規定電網企業義務時,僅表述為:“電網企業應當加強電網建設,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配置范圍,提高吸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能力,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這其中并沒有具體措施規定和并網技術標準,制約了地方政府科學合理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項目不環保的問題,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也出現了問題。謝長軍以小型水電廠為例,指出某些風電和光伏項目開發后水保工作不到位,水電造成的河水斷流,導致植被覆蓋率下降和水土流失,而后未能及時修復。《可再生能源法》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對植被覆蓋標準、恢復時間,并對造成生態破壞的行為制定處罰措施,同時也要考慮到光伏組件損壞、退役后的回收問題。

  《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發展將突破補貼政策瓶頸,擺脫“棄風棄水”的怪圈。朱明表示,國家已經在“十三五”規劃中,涉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布局。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力爭達到2.5億千瓦,光伏1.5億千瓦。朱明認為,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