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0評論 | 4883查看 | 2015-02-05 11:02:00
近日發布的最新全球氣候變化綜合評估報告再次發出警告,人類必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盡管類似的報告已在多年內多次發布,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人為排放還在增長,可再生能源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大重要進展。
由聯合國召集的國際科學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算,如果想有66%的機會達到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時期上升兩度以內的目標――很可能發生極端氣候變化的極限――全球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不能超過一萬億噸,而現在已經達到這一數值的一半以上。
報告估計,碳排放不超過一萬億噸意味著到205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要減少40%至70%,到2100年達到幾乎零排放。
這一數值在2009年首次提出,但未敦促各國采取政策來減少排放。這是IPCC首次在其定期發布的綜合評估報告中提出全球碳排放預算這一概念。IPCC近日發布了自1990年以來第五次綜合評估報告。
2009年報告的首席作者邁爾斯·艾倫(Myles Allen)表示,擺在已簽訂“京都議定書(UNFCCC)”的各國面前的任務已經很清楚了,邁爾斯·艾倫是牛津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的環境變化研究所的首席氣候研究員。這些國家的下一輪氣候會談將于2015年下半年在巴黎舉行。
IPCC已經提出了碳排放預算目標,各國“沒有理由無視它的存在”,他說,“IPCC不提出政策建議,但是從個人角度講,我非常希望(這些國家)能夠明白他們的兩級目標是逐漸提高對碳排放的限制,而這個限制目標我們很快就要達到了。”
依照當前的排放速度,再過30年將達到“預算”臨界值。減少碳排放在臨界值以下是艱巨的任務。這要求大規模的減少現有火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這一努力才剛剛開始。此外,報告指出,要實現預算目標,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需增長到目前的4倍,還要停止砍伐森林,對農業活動做出大范圍的改變。
可是,碳排放仍在上升。例如,火電廠每年產生超過14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大約四十億噸碳),而且排放量還在增加。
如果我們不改變這種狀況,溫室氣體的積聚將使全球氣溫到2100年時上升3.7 °C t到4.8 °C。這將導致海線平面上升、嚴重干旱和炎熱天氣(極大的加劇水資源的食物短缺問題)、強風暴和洪水。
提姆·普羅費塔(Tim Profeta)是杜克大學環境政策解決方案尼古拉斯研究所的主任,他表示,碳排放預算概念的提出為各國政府指明的道路。“碳排放預算由于使各國不再為年排放量進行爭論,這在談判桌上或許能起到減排的作用”,他說,“談判的重點會轉移到各國如何分擔減少碳排放上來。”
IPCC表示,自1950年以來,至少95%確信氣候改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在2007年的評估報告中確信度為90%,2002年為66%。IPCC的報告是基于3萬份科學研究報告由大約830名作者和2000名觀察員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