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新能源之星: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 0評論 | 4395查看 | 2015-10-09 09:56:00    
  7月2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新聞通氣會,會上宣布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由國務院直接批復,對一個地級市來說是極為難得的,進一步確立了張家口在國內甚至世界新能源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標志著未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域將走在世界最前沿,并深刻影響著國家“能源革命”的走向與進程,張家口的未來必將“風光無限”。

  那么,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花落我市的原因何在?示范區的設立對國家“能源革命”、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何在?

  風電光伏資源得天獨厚

  “張家口位于我國‘三北’交匯處,是‘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和國家規劃的新能源基地之一。而得天獨厚的豐富風能、太陽能資源正是我市打造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優勢所在!”市發改委副主任郭俊峰表示。

  “作為(wei)(wei)(wei)全國風能(neng)富集區(qu)(qu),我市(shi)(shi)的(de)風能(neng)資(zi)(zi)(zi)源(yuan)得天獨(du)厚,特別是壩上(shang)地(di)(di)區(qu)(qu)位(wei)于(yu)蒙(meng)古(gu)高原的(de)東(dong)南(nan)側,海拔高度約為(wei)(wei)(wei)1500米(mi)至1600米(mi),為(wei)(wei)(wei)蒙(meng)古(gu)高原冷空(kong)氣(qi)進入華北(bei)平原的(de)主(zhu)要氣(qi)流通道,風能(neng)資(zi)(zi)(zi)源(yuan)優勢十分(fen)明顯,風能(neng)資(zi)(zi)(zi)源(yuan)可開發量達4000萬(wan)千瓦以(yi)上(shang)。”市(shi)(shi)發改委相關(guan)負責(ze)人表示。同時(shi),我市(shi)(shi)屬(shu)太(tai)陽能(neng)資(zi)(zi)(zi)源(yuan)Ⅱ類區(qu)(qu)域,是河北(bei)省(sheng)太(tai)陽能(neng)資(zi)(zi)(zi)源(yuan)最豐富的(de)地(di)(di)區(qu)(qu),年日照(zhao)時(shi)數為(wei)(wei)(wei)2756—3062小時(shi),太(tai)陽能(neng)發電(dian)可開發量達3000萬(wan)千瓦以(yi)上(shang)。赤(chi)城、懷來等(deng)縣(xian)地(di)(di)熱(re)資(zi)(zi)(zi)源(yuan)蘊(yun)藏豐富,各種(zhong)生物質資(zi)(zi)(zi)源(yuan)年產量達到200萬(wan)噸以(yi)上(shang),尚義、赤(chi)城、懷來等(deng)縣(xian)也(ye)具備抽水蓄能(neng)電(dian)站建設條件。不(bu)僅如此,我市(shi)(shi)地(di)(di)處“西電(dian)東(dong)送”的(de)主(zhu)通道上(shang),而京津唐(tang)地(di)(di)區(qu)(qu)是華北(bei)電(dian)網的(de)負荷(he)中心,區(qu)(qu)域內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土地(di)(di)多(duo),地(di)(di)勢開闊平坦(tan),壩上(shang)地(di)(di)區(qu)(qu)主(zhu)要為(wei)(wei)(wei)低山丘陵、高原臺地(di)(di)、波狀平原,地(di)(di)形(xing)條件好,張(zhang)家口具備建設世界級大型風電(dian)場和太(tai)陽能(neng)發電(dian)場的(de)良好條件。

  據統計,到2014年底,張家口風電裝機并網66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并網40萬千瓦,秸稈生物質發電裝機2.5萬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千瓦時(折合499萬噸標準煤),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27%。同時,張家口擁有“國家風光儲輸試驗中心”、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以及風機總裝、葉片制造等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涵蓋開發應用、裝備制造、科技研發、技術服務等相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為設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打下了基礎。

  影響深遠的一份《規劃》

  “《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與以往的規劃相比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任志武表示,這份《規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印發的第一個專項規劃,包含了能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相關內容,充分體現了京張攜手辦低碳奧運的決心和信心。

  “緊緊圍繞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重大機遇,采用科學的理念、靈活的機制、先進的技術成果,立足實際,勇于創新,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著力創新商業服務模式,著力加快規模化開發應用,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將示范區建設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改革試驗區,可再生能源國際先進技術應用引領產業發展先導區,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可再生能源創新區,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在《規劃》指導思想的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沉甸甸的內容。

  “《規劃》有利于突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應用相關體制機制的瓶頸,對于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推動能源革命,探索綠色發展,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改善京津冀地區生產生活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也更有利于舉辦一屆綠色、低碳的冬奧會。”任志武表示。

  作為參與編制《規劃》的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談到了自己的理解,《規劃》點到張家口市位于我國“三北”交匯處,是“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和國家規劃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在這里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可以立足張家口,帶動河北經濟發展轉型,輻射京津冀地區,貫徹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榜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將成為中國“能源革命”的突破點,樹立中國在世界的一個新形象。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前不久,《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在這個關鍵時期國務院批復《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顯得尤為不凡。

  “京津冀地區是全國大氣污染比較嚴重、治理任務比較繁重的地區,只有把過高比例的化石能源消耗降下來,把不合理的能源結構調回來,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好霧霾,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從現實情況來看,把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好是京津冀三省市在可再生能源生產消費一體化的一個很好的示范,能夠為其他地區示范發展提供借鑒。”省發改委副主任毛宇山表示。

  《規劃》中指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電力負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000億千瓦時,其中化石能源電力占90%以上,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總體要求,京津冀地區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未來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求迫切。

  《規劃》范圍以張家口全境為核心區域,輻射京津冀及其他周邊地區,將切實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統籌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和京津冀地區能源需求密集狀況,推動區域發儲輸用融合,加快能源消費變革,形成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新模式。同時提出要研究建立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機制,在京津冀區域范圍內,建立統一的能源協同管理體系,明確統一的能源發展目標,出臺協調一致的支持鼓勵政策,制訂統一的考核獎懲辦法,打造能源電力協同發展示范區。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將起到先行先試的作用。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張家口處在京津冀地區上風口,尤其是北京的上風上水,通過建設示范區,不僅可提升張家口本地的生態環境,還可以給京津冀地區輸送大量的清潔能源,逐步改變京津冀地區化石能源電力占90%以上的現有狀況。根據《規劃》,未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展水平將位居世界前列,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2020年達到30%,2030年達到50%。”市發改委副主任郭俊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闡述了示范區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意義。

  《規劃》提出到2020年,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400億千瓦時以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清潔能源。通過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年替代化石能源14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約3600萬噸、35萬噸和6萬噸,大氣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