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特高壓的安全性與經濟性備受爭議
來源:人民網 | 0評論 | 6393查看 | 2014-04-29 14:44:00    
  “國網公司搞特高壓,交流特高壓網,將來是既危險的,又不經濟的電網。”

  “現在的實踐結果來看,足以證明交流特高壓是一個安全的輸電方式。”

  在近期的一檔電視節目中,原電力部生產司高級工程師蒙定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薛禹勝等專家,圍繞特高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一直以來,圍繞特高壓的爭議不斷。一方面是國家電網對交流特高壓項目的雄心勃勃,另一方面是20多位電力行業退休專家的強烈反對。這些專家與國家電網展開了多年的拉鋸戰,他們聯名上書反對“三華聯網”。從2005年至今,8年已過,爭議仍在持續。

  一問:特高壓已建項目審批是否合理?

  近年來,國家電網在交流特高壓建設上快速推進。目前,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南半環“淮南-浙北-上海”工程和“晉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均已投產,“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也于2013年4月開工,預計2015年3月投產。

  類似特高壓聯網這樣的重大項目,業內認可的審批流程應該是:國家電網公司提出項目方案,交給設計院設計;完成設計后,交給電力規劃院評審;評審通過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國家發改委拿到方案后,交給第三方評估,再根據評估意見來審批。

  上述三條特高壓交流工程,總投資近千億元,但工程動工前并未履行類似評審程序,這在業內引發強烈質疑。多位電網建設方面的專家曾聯名上書國務院,認為上述工程的安全性存在隱患,經濟上浪費嚴重,且未經全面論證。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交流特高壓項目都經過了可行性研究,各級政府也均出具了支持性文件,國家電網還委托了電力規劃總院進行評審,而且晉東南試驗示范項目運行多年非常穩定,已經證明了交流特高壓的可行性,因此沒有必要再委托第三方進行評審。

  在電力行業專家不斷向高層和有關部門反映這一情況之后,2012年底,國家發改委在收到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北半環的核準申請后,首次委托給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進行評估。直到2013年10月25日,中咨公司終于正式召開專家評審會議。

  會上,提出反對意見的專家認為,專家組組成存有瑕疵:19位專家中,14位在職,其中8人來自國家電網系統,4人來自電力規劃設計總院,2人來自中咨公司;其他5位,則是退休的電力系統資深專家。最后,5位退休專家表示反對,14人簽字贊成北半環項目建設。

  在隨后12月舉行的“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的評審會上,中咨公司對于專家組的成員選擇更為慎重,邀請的人員名單也經過了多次變動,直到會議前最后一個工作日,才最終得以確定。據了解,此次會議,專家組成員共有22人,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人數有9位。

  二問:交流特高壓是否安全經濟?

  就直流與交流比較而言,電力業內人士一般認為,高壓直流輸電,電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會隨時變化,因此運行比較穩定可靠、損耗較小、調節迅速,也比較節約線材(0, -3380.00, -100.00%),能夠減少投資。高壓交流輸電,能比較方便地將其他機械或化學能量轉化成電能,并通過變壓器隨時升壓或降壓,使用起來比較靈活,但輸送損耗較大,而且容易因波動,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擴大停電事故范圍。

  清華大學電機系研究員王仲鴻公開表示,“對于近距離的受端,可以通過現有500千伏線路。對于遠距離的,可以通過直流電直接送電。”

  王仲鴻算了一筆經濟賬:交流特高壓的輸電單價是5元/(公里*千瓦),超高壓輸電電價是1.8到2元(公里*千瓦),因此在適用范圍(輸電六、七百公里及以內)內優選超高壓輸電的工程,它比用交流特高壓要便宜一半。至于輸電在六、七百公里以上的線路,直流輸電至少比交流輸電便宜一半。因為直流輸電工程耗資的主要部分是兩端變流設備,單價是隨輸電距離加長而減少,輸電距離愈遠愈便宜。而交流特高壓輸電則不同,它在適用區都可以被直流遠距輸電更經濟地被替代。

  蒙定中在央視對話節目中也表示,遠距離,就是要靠直流輸電,比交流特高壓又便宜,又安全,這才是我國電力發展的最好的辦法。

  2009年1月6日,100萬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國家電網表示:“工程投運后,最高運行電壓1082千伏,最大輸送功率達283萬千瓦”,并未達到預期的500萬千瓦。

  對此,王仲鴻表示,283萬千瓦的輸送功率僅能短暫維持1秒,根本無法穩定運行。“(這條線路)距離和送電功率都不算大,既然設計輸電功率是280萬千瓦,為什么送不到?送不到就說明有問題。”

  對于華東環網特高壓交流北半環項目,反對者認為,交流特高壓存在安全風險,經濟性上也并不劃算,主張對現有電網進行優化,可以應對大量區外來電形成的壓力,采用500千伏主網架方案,將節約90%的資金。而支持者則認為,未來華東地區會接受大量的外來電,現有的500千伏主網架無法承接,因此出于安全性考慮,必須升級主網架。

  對于“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經濟性成為反對該項目的重要原因。“直流方案2015年、2020年靜態投資額分別為166億元、353億元,比交流特高壓方案(367億元、819億元)分別少201億元、466億元。” 原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曾德文指出。更為重要的是,從“雅安-武漢”工程中經濟核算可知,交流特高壓方案要使相關電價增加0.1元/度以上,而直流方案只增加0.05元/度。

  支持者則認為,若“雅安-武漢”工程采用直流輸電方式,就需要大量、重復建設電站至四川主網的交流線路。尤其是枯水期,四川省內會出現缺電現象,需要反過來送電。如果采用直流,就會出現電力送回川西再迂回至川東的不合理情況,網損大、經濟性差。

  三問:特高壓會否加劇國家電網壟斷?

  業內對(dui)特高壓(ya)(ya)項目的異常敏感,認為國(guo)家電(dian)網(wang)推行特高壓(ya)(ya)就是為了加強(qiang)全(quan)國(guo)壟(long)斷,形成全(quan)國(guo)一張(zhang)(zhang)網(wang)。中國(guo)的所有區域電(dian)網(wang)將全(quan)部用(yong)交流特高壓(ya)(ya)連成“一張(zhang)(zhang)網(wang)”,意味著國(guo)家電(dian)網(wang)真正形成全(quan)國(guo)性的絕對(dui)壟(long)斷。這顯然與政(zheng)府(fu)破除(chu)行業壟(long)斷的精神背(bei)道(dao)而(er)馳。

  對此,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一張網促進了電網的互聯力度,能夠使得局部電網之間相互支援,避免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

  根據“十二五”規劃,五年內全國特高壓工程將投資超過5000億元,而三峽工程的動態投資當初的預計為2039億元,超過三峽工程兩倍。有消息稱,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或進一步鞏固國家電網的壟斷地位。

  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曾公開表示,隨著中央對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漸推進,輸配分開是打破電網壟斷電力市場所必須采取的措施,但國家電網力推的這種特高壓技術手段,將在事實上強化其在電力購銷上的雙重壟斷。

  此外,“電價是國家由成本倒推確定的,輸電成本愈高,國網的提成愈高,國有資產也愈大。所以國網分成的利潤和資產就是這樣形成。用戶面對的是沒有選擇的壟斷電價市場,即使表面的居民電價是經聽證會協商定價,但占總量85%的工商業電價早已高出成本一倍以上,它通過產品和服務增加了成萬億元的額外稅費負擔。”王仲鴻表示。

  四問:特高壓對治理霧霾有多大貢獻?

  自2013年以來,霧霾、PM2.5已成為熱詞。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在環保的議案提案和建議中,有關霧霾的很多。其中,特高壓治霧霾亦高調上了兩會,眾多能源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表現出對特高壓發展的高度重視。

  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在人民政協報上發表署名文章《發展特高壓電網 破解霧霾困局》,提出加快發展特高壓是解決霧霾問題的治本之策。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表示,未來通過跨區送電,特別是特高壓電網,把煤電基地大規模建設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電輸送到東中部地區,實現終端用能的“以電代煤”,將是特高壓電網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內容。

  對于“特高壓治霧霾”的言論,業內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表示,當前國內仍以燃煤發電為主,遠距離輸電只是將本該在東部地區燒的煤提前在西部燒掉而已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