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我國特高壓進入加快推廣應用新階段
來源:人民網 | 0評論 | 6464查看 | 2013-04-24 11:17:00    
  日前,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建設啟動;皖電東送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完成長江、淮河大跨越架線施工;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完成黃河大跨越架線施工;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穩步推進……隨著業界對特高壓的爭議聲日漸降低,特高壓尤其是特高壓交流項目不斷取得新進展,意味著未來我國特高壓建設、交貨將有望實現常態化。

  特高壓交流技術日漸成熟 創新實踐取得新進展

  據介紹,浙福特高壓是我國開建的第三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其中,首條特高壓交流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已投運四年多,實現了華中、華北兩大電網間的大功率水火電互濟,并經受了冰凍、雷擊、暴雨、大風、高溫等各種氣象條件的考驗,是世界上輸電能力最強的交流輸電工程。

  我國第二條特高壓交流工程——皖電東送淮南—浙北—上海工程,正按計劃有序建設。該工程是我國首個同塔雙回路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線路全長656公里,全線同塔雙回路架設,全部采用鋼管塔。工程于2011年9月獲得國家核準,計劃2013年10月建成投產。目前,工程變電站土建主體施工和構架組立完成,全面開始電氣設備安裝;線路工程基礎完成,組塔完成70%以上,開始架線施工。

  與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工程相比,浙福特高壓、皖電東送工程都是在華東電網范圍內打破了省際壁壘,實現優勢互補。國網相關人士介紹:“可以說,我國特高壓交流輸電在‘無標準、無經驗、無設備’的背景下,實現了從發展戰略、電網技術、電工裝備、工程建設到安全運行的全方位突破,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不僅全面掌握了特高壓交流輸電核心技術,還全面實現了特高壓交流設備自主研發制造、全面建立了特高壓交流技術標準體系。”

  上海、浙江將形成 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此前介紹:“交流具有網絡功能,可以靈活地匯集、輸送和分配電力,是電網構建和安全運行的基礎;直流主要是輸電,在大容量、超遠距離輸電方面具有經濟優勢。特高壓交流線路和直流線路科學搭配,才能使電力運輸高效、經濟、穩定。”

  目前溪浙特高壓正有序推進,該工程起于四川宜賓雙龍換流站,止于浙江金華換流站,預計將于2014年投產。近日,浙江省電力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同樣正在建設皖電東送工程起于淮南變電站,止于滬西變電站,中途在皖南變電站和浙北變電站有落點。此次開工的浙福特高壓將新建浙中、浙南和福州變電站,擴建浙北變電站。也就是說,皖電東送工程和浙福特高壓都將經過浙北變電站,未來浙江將形成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

  同時,2010年7月投運的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宜賓復龍換流站,止于上海奉賢換流站。因此,隨著皖電東送工程將于今年10月投產,上海也將形成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

  據了解,2013年國網的特高壓投資比2012年翻倍,達520億元,計劃核準并開工建設“四交三直”7條特高壓線路,包括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雅安—武漢、蒙西—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和寧東—浙江、錫盟—泰州、蒙西—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

  此外,2013年,國網還將確保哈鄭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溪浙特高壓直流工程全線架通;在特高壓交流工程方面,將加快開展錫盟—南京、晉東南—徐州、靖邊—濰坊、武漢—皖南工程前期工作,促進項目年內獲核準,并提前開展南陽—淮南、張北—南昌工程前期工作,促進項目在取得路條后盡快報核準。可以說,特高壓輸電技術正進入加快推廣應用的新階段。

附:劉振亞:特高壓可優化配置全球能源

  4月19日,由32位兩(liang)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齊聚的第三(san)屆中(zhong)國(guo)電(dian)力(li)(li)發(fa)展和技(ji)術創新(xin)論壇召開,論壇圍(wei)繞“創新(xin)驅動發(fa)展”主題探(tan)討(tao)國(guo)內外能源與電(dian)力(li)(li)科(ke)研(yan)的最(zui)新(xin)進展、最(zui)新(xin)成(cheng)就和前沿技(ji)術,展望中(zhong)國(guo)能源和電(dian)力(li)(li)技(ji)術的發(fa)展趨勢。據悉,該論壇由中(zhong)國(guo)電(dian)力(li)(li)科(ke)學研(yan)究院(yuan)(yuan)主辦(ban),自2009年以來已(yi)舉辦(ban)兩(liang)屆。

  “國家電網公司將加快特高壓建設,服務清潔能源發展,建設智能電力系統,推進電能替代,加強基礎研究儲備,大力推進能源戰略轉型,努力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現代電網體系。”大會名譽主席、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主旨報告中指出,“從2013年起的8年間,將投資超過3萬億元建設國家電網。”

  對于特高壓的發展,劉振亞表示:“目前發展特高壓已形成廣泛共識,全面加快的條件已經具備。同時,特高壓的成功為構建跨國、跨洲際輸電通道、建立洲際電力市場,推動全球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戰略選擇。如從中國、蒙古、俄羅斯遠東、哈薩克斯坦等地區向歐洲輸電,不僅技術可行,也完全具有經濟競爭力。”

  此外,對于目前業界關心的電改問題,劉振亞認為:“電網是輸送載體,也是電力市場平臺,電改的關鍵是電價機制等措施的出臺,決定于軟件,而不是硬件。”

  隨后,大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在主旨報告中表示:“電網是支撐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的物理平臺,在推進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的建設中發揮著政府在市場失靈時的統籌調控能力,任何改革和創新都必須首次保證其安全、穩定、經濟運行,不能為改革而改革。”

  對于我國第三代電網的發展模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國將始終存在大容量遠距離輸送電力的基本需求,未來西電東送輸電網將由目前滿足水電和煤電的大容量遠距離外送為主,變為水電、煤電、大規模風電和荒漠太陽能電力外送并重,輸電網的功能將由單純輸送電能轉變為輸送電能與實現各種電源相互補償調節相結合。因此,我國未來第三代電網的構成將遵循國家主干輸電網與地方輸配電網、微網相結合的模式。”

  此外,與會代表還在“電力系統及自動化”、“能源與發電”、“輸變電工程”、“電工材料與用電”等領域展開討論。在四個分會場中,多位院士和專家就“多端直流輸電技術的發展與挑戰”、“關于我國清潔能源的戰略思考”、“西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電力外送與并網關鍵技術問題”、“新能源、智能電網和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等26個主題進行演講和技術交流。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