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Alice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409查看 | 2013-08-09 10:4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的土地成本是項目總投資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各國政府在土地利用政策方面都會給予太陽能發電項目開發一定的優惠扶持,但加上衍生性的土地成本如拆遷、環保、土地平整等,成本影響依然明顯。而對于不同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對土地面積的實際需求又有所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種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土地成本最低呢?
NREL的研究者們以美國的太陽能發電項目開發實際案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美國已建成和在建的大約72%數量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實際土地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較為詳實的研究數據。調查對象包括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商如First Solar和SunPower開發的光伏電站,光熱發電項目開發商BrightSource Energy、SolarReserve和Abengoa開發的光熱電站。
NREL為此撰寫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土地利用研究報告》采用了兩種土地利用的測定方法,總面積和直接利用面積,其中總面積包括太陽能發電場的圍欄在內的總的項目占地面積,直接利用面積則僅包括太陽能發電場及其附屬基礎設施的利用面積。
技(ji)術 | 直接利用面積 | 總利用面積 |
| 單位裝(zhuang)機的利用面積 (公頃/兆瓦) | 每(mei)年1GWh發電量對應(ying)的土地利用面(mian)積(公(gong)頃) | 單(dan)位裝機(ji)的利(li)用面積 (公頃(qing)/兆瓦) | 每年1GWh發電量對(dui)應的土地利用面積(ji)(公(gong)頃(qing)) |
小型PV (>1 MW, <20 MW) | 5.9 | 3.1 | 8.3 | 4.1 |
固定式 | 5.5 | 3.2 | 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