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行業轉型、碳達峰的過程中,供電成本一定會上升,而經濟社會的發展希望電價越來越低,如何匹配兩者的關系,需要對供電成本問題提前做好安排。”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18日在中新網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邁向碳達峰:地方經濟轉型與能源發展新機遇”上就“雙碳”目標下如何實現電力行業轉型進行探討。
蔣莉萍(ping)表(biao)示(shi),為(wei)實(shi)現“雙碳(tan)”目標,需要(yao)電(dian)(dian)力行(xing)(xing)業(ye)進行(xing)(xing)轉型(xing),但在這(zhe)一過程中,仍(reng)要(yao)遵(zun)循能源電(dian)(dian)力行(xing)(xing)業(ye)為(wei)經(jing)濟社會發展提供長(chang)遠(yuan)可持續、安全可靠、經(jing)濟合理的(de)電(dian)(dian)力供應(ying)這(zhe)一最根本目標,以供應(ying)成本最低來優化電(dian)(dian)力行(xing)(xing)業(ye)轉型(xing)的(de)路徑(jing)選擇(ze),這(zhe)需要(yao)做(zuo)多情(qing)景、多方案(an)的(de)比選。
蔣莉萍談及多項電力行業轉型需要考慮的問題。
蔣莉萍(ping)表示(shi),我(wo)國計劃于2030年實現12億千瓦以上的風電(dian)、太(tai)陽(yang)能的裝機,在這(zhe)個目標(biao)之下(xia)還需(xu)(xu)要細(xi)化很多問(wen)題(ti)。比(bi)如結構問(wen)題(ti),太(tai)陽(yang)能分為(wei)太(tai)陽(yang)能光(guang)伏和(he)太(tai)陽(yang)能光(guang)熱,又分為(wei)集中式和(he)分布(bu)式,這(zhe)些(xie)比(bi)重(zhong)和(he)比(bi)例應該怎(zen)么安排(pai),這(zhe)些(xie)都需(xu)(xu)要全國一盤棋(qi)去統籌(chou)考慮布(bu)局。
蔣莉萍表示,太陽能光熱是被忽視的領域。太陽能光熱在西部地區有一定資源,具有常規電場的可調度性。如果這塊資源用好了,對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性技術,可以替代很多常規發電機組的性能。因此西部地區一定要珍惜當地光熱發電資源的開發和力量。
蔣莉萍(ping)表示,新(xin)能源電(dian)力開發(fa)出(chu)來以后,還要考慮如何把它(ta)輸送到合(he)理的地區,即關(guan)注落(luo)點地區的經濟(ji)承受能力和(he)送端系(xi)統的匹配度。
“低碳(tan)發展(zhan)可(ke)能更重要的(de)(de)是一場(chang)社會(hui)(hui)變(bian)革,如果我們(men)的(de)(de)發展(zhan)思路不(bu)把能源(yuan)(yuan)問題放到與水(shui)、資(zi)源(yuan)(yuan)、土地資(zi)源(yuan)(yuan)同(tong)等重要的(de)(de)位置去要素化考慮,可(ke)能會(hui)(hui)忽(hu)略(lve)很多發展(zhan)潛(qian)力和(he)空間。”蔣莉(li)萍(ping)表示,能源(yuan)(yuan)服務能力是各個地區公共(gong)服務能力一個很重要的(de)(de)體現(xian),希望各地在未來(lai)的(de)(de)發展(zhan)規劃中,把能源(yuan)(yuan)問題要素化地納入(ru)到地區發展(zhan)及低碳(tan)轉型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