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景網 | 0評論 | 5278查看 | 2017-04-28 18:28:00
中海陽(430065)周三晚間發布2016年年報。報告顯示,期內公司業務開拓重點向光熱發電傾斜,但由于光熱發電業務2017年才能確認收入、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業績低于預期。
年報顯示,2016年中海陽營業收入4.62億元,實現凈利潤-1.9億元,其中,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及光伏領跑者項目審批滯緩影響、電站建設的成本有所增加、以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016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3億元,同比增長231.98%,顯示中海陽去年整體運營并未受到影響。
中海陽董秘表示,光熱發電千億市場在2016年開啟,公司第一時間將業務拓展重點向光熱電站開發方向傾斜。“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主要是為光熱發電業務消除負擔,更好更快進行業務拓展,為2017年公司業績提升打下基礎。”
中海陽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光熱發電首批示范項目系統集成及核心裝備制造供應,截至2016年已基本確認的合同訂單6億元左右,但由于國家光熱發電電價政策發布及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發布在2016年9月,第四季度為首批示范項目備案等相關準備工作為主導,由此導致光熱發電市場對公司年內的經營業績力量發揮未達預期。
此外,中海陽還在年報中表示,除自有的玉門50兆瓦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外,公司已分別與玉門、新疆哈密市伊吾縣、格爾木市簽訂了光熱發電項目開發的合作協議,根據國家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光熱發電裝機目標總量將不低于5GW,按此估算,市場規模最少將達到1500億元。
據了解,2017年是國內光熱發電1.32GW示范電站的建設周期。中海陽在年報中預計,公司光熱發電系統集成及核心裝備制造將成為公司2017年業績增長的主要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