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908查看 | 2016-12-17 14:34: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為實現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分別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和20%的目標,國家發改委于12月16日正式印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作為我(wo)國(guo)“十(shi)三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fa)(fa)展的(de)重要指南(nan),該文件明確(que)指出要推(tui)進(jin)光熱發(fa)(fa)電(dian)示(shi)(shi)范工程建設(she),并(bing)按照(zhao)先示(shi)(shi)范后推(tui)廣的(de)發(fa)(fa)展原(yuan)則,促(cu)進(jin)技(ji)(ji)術(shu)進(jin)步和規模(mo)化發(fa)(fa)展,力爭(zheng)到2020年使光熱發(fa)(fa)電(dian)項(xiang)目的(de)裝機(ji)量(liang)達到500萬千瓦。同(tong)時,重點強調了發(fa)(fa)展儲能技(ji)(ji)術(shu)的(de)必要性并(bing)作出有關部署。
良好的發展基礎:回顧“十二五”,我(wo)國(guo)可再(zai)生(sheng)能(neng)源(yuan)(yuan)產業開(kai)始(shi)全(quan)面規模(mo)化發展,進入了(le)大范圍增量(liang)替代(dai)和區域(yu)性(xing)存量(liang)替代(dai)的發展階段。2015年,我(wo)國(guo)商(shang)品(pin)(pin)化可再(zai)生(sheng)能(neng)源(yuan)(yuan)利(li)用(yong)量(liang)為4.36億噸(dun)標(biao)準煤(mei),占一(yi)次(ci)能(neng)源(yuan)(yuan)消(xiao)費(fei)總量(liang)的10.1%;如將(jiang)太(tai)陽(yang)能(neng)熱利(li)用(yong)等非商(shang)品(pin)(pin)化可再(zai)生(sheng)能(neng)源(yuan)(yuan)考慮在(zai)內,全(quan)部可再(zai)生(sheng)能(neng)源(yuan)(yuan)年利(li)用(yong)量(liang)達到5.0億噸(dun)標(biao)準煤(mei);到2015年底,全(quan)國(guo)水電裝(zhuang)機為3.2億千瓦,風電、光伏(fu)并網裝(zhuang)機分別為1.29億千瓦、4318萬千瓦,太(tai)陽(yang)能(neng)熱利(li)用(yong)面積(ji)超過4.0億平方米,應用(yong)規模(mo)都位居全(quan)球首位。
面臨的挑戰: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已具備規模化開發應用的產業基礎,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也面臨著體制機制方面的明顯制約,主要表現在:
一、現有電力運行機制不適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需要。電力市場機制與價格機制不夠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大規模并網仍存在技術障礙,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難以有效落實,棄水、棄風、棄光現象嚴重。
二、可再生能源對政策的依賴度較高。目前,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的發電成本相對于傳統化石能源仍偏高,度電補貼強度較高,補貼資金缺口較大,仍需要通過促進技術進步和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
三、可再生能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重建設、輕利用”的情況較為突出,各市場主體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不明確,導致利用效率不高。
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6.8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使風電項目電價可與當地燃煤發電同平臺競爭,光伏項目電價可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基本解決水電棄水問題,限電地區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度利用小時數全面達到全額保障性收購的要求。
投資情況: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其中,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投資約1萬億元。
光熱發電、熱利用及儲能技術:為了使全國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到2020年底達到1.1億千瓦以上,在促進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及成本降低的同時,光熱發電方面則需要因地制宜推進示范工程建設。按照先示范后推廣的發展原則,及時總結示范項目建設經驗,擴大熱發電項目市場規模,推動西部資源條件好、具備消納條件、生態條件允許地區的太陽能熱發電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太陽能熱發電的調峰作用,實現與風電、光伏的互補運行。
另外,繼續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的多元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太陽能熱水系統累計安裝面積可達到4.5億平方米。加快太陽能供暖、制冷系統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擴大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在工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規模。到2020年,太陽能熱利用集熱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
《規劃》還指出,要推動儲能技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示范應用。將各種類型儲能技術與風電、太陽能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統集成和互補利用,來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穩定性和電網友好性。另外,還需提升儲能技術的技術經濟性,推動實現儲能技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推動跨省消納及能源基地建設:
充分利用規劃、在建和已建輸電通道,在科學論證送端電網調峰能力、受端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的基礎上,盡量提高輸送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結合大氣污染防治,促進京津冀周邊地區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有序推動可再生能源跨省消納。另外,借助已建的特高壓外送輸電通道,加快新疆哈密、寧夏寧東等地區配套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確保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項目全部并網發電。
以下為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