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 0評論 | 4257查看 | 2016-11-02 16:29:00
新(xin)能(neng)源(yuan)裝機容量(liang)5年以來增長(chang)了(le)近11倍,甘肅新(xin)能(neng)源(yuan)開發利用取得了(le)可喜成(cheng)績。截至9月(yue)末,以風(feng)電和(he)太陽能(neng)為(wei)主的新(xin)能(neng)源(yuan)首次超越火電躍升為(wei)甘肅第一(yi)大電源(yuan)。面對隨(sui)之而(er)來的消納(na)難題,如何促進(jin)消納(na),合(he)理(li)消納(na),甘肅一(yi)直未停步(bu)。
新能源開發成績斐然
“十二五”以來,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提出“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的要求,甘肅省以河西地區風能、太陽能開發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新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可喜成績。
截至9月末,甘肅電網總裝機4747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277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的27%,太陽能裝機679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的14%,以風電和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首次超越火電躍升為甘肅第一大電源。
甘肅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布局來看,甘肅已形成了形態多樣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體系。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酒泉建成,定西通渭、武威民勤、慶陽環縣、白銀等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順利推進,平涼、天水等地區風能資源開發利用逐步展開;金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已建成,敦煌、肅州、金塔、嘉峪關、民勤、涼州等地規劃的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進展良好,并在敦煌、阿克塞、金塔、玉門等地開展了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首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建成并網。
“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為甘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從國際方面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部分國家與甘肅省新能源發展的資源稟賦相似,開發利用階段相近,尤其是中亞地區已將發展新能源作為國家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最近5年,世界20個主要經濟體通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電量增長超過70%。G20成員國2015年發電量的8%是來自太陽能、風能和其他綠色能源發電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2015年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投入幾乎占全球投入的1/3。甘肅省新能源“走出去”正逢難得機遇。
高增長背后的難題
近幾年,甘肅省新能源發展迅速。2015年年底,甘肅電網電源總裝機432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1791萬千瓦。2015年與2010年相比,新能源裝機增長近11倍,凈增1674萬千瓦;發電增長近9倍,凈增165億千瓦時。
國家能源局8月份下發的《關于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顯示,2015年全國棄風電量達到了339億千瓦時,比2014年增加2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高達169%。其中,甘肅省棄風電量為82億千瓦時,棄風率39%。
省發改委相關人士分析,由于甘肅省被新疆、內蒙古等新能源大省包圍,新能源鄰近外送幾乎沒有空間,長距離外送能力有限,加之省內外電力市場需求趨緩,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部分企業開工不足,用電需求下降制約了新能源的消納。
此外,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比例低,調峰能力不足,調峰補償機制沒有完全建立,制約了新能源大規模上網消納。
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在電力市場空間、輸電通道利用、能源系統創新方面,與化石能源利用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利益沖突,與電網安全、輸送消納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協調。
事實上,甘肅省風電、光伏發電技術仍處于成長期,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降低上網電價還有很大的空間。尚未完全通過市場手段實現資金與技術資源的優化配置。新能源微電網和光熱發電等技術起步雖早,但并沒有走在全國前列。新能源裝備制造業規模逐年增長,但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長力度尚不夠。10月份,甘肅創建國家新能源示范區暨新能源消納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副省長黃強表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國家級新能源綜合示范區落戶甘肅,將成為甘肅加快能源轉型步伐,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機遇。
促消納從未停歇
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優勢,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配套裝備產業,甘肅在可再生能源消納方面進行了主動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甘肅省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先進高載能產業納入直購電范圍,有力地促進了電力特別是新能源的消納;支持并組織新能源置換火電自備電廠發電,先后組織可再生能源置換蘭州鋁廠、酒鋼公司等自備電廠發電,完成替代電量13.7億千瓦時;千方百計擴大可再生能源外送,近三年來累計外送電量130億千瓦時;開展可再生能源與集中式電采暖企業直接交易,一個采暖期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428萬千瓦時。
國家對甘肅省新能源消納工作的支持力度也相當大。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了甘肅省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方案,將通過擴大用電需求、完善輸配電價政策、促進市場化交易等方式,提高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甘肅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甘肅省將以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為核心,以河西地區消納為重點,通過充分增加用電負荷、市場化交易、示范項目帶動、政策支持等措施,努力擴大消納渠道。同時,運用價格政策,立足河西地區新能源基地的重要地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引導用電方、發電方、供電方主動參與消納可再生能源。探索建立發電側峰谷分時電價、集中式電采暖等電價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儲能產業發展。8月,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支持甘肅省創建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復函》,確定甘肅省成為首個省級層面的國家級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通過開展新能源綜合示范工作,達到四大提升。一是提升新能源發電利用效率,到2020年,基本建立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電特點的電力調度運行體系,初步解決風電和光伏發電的棄風棄光問題。二是提高外送電量中新能源發電的比重,發揮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效益,盡早實現外送電力800萬千瓦,確保年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達到40%以上。三是提高新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比重,到2020年,新能源裝機占電源總裝機比例達到50%,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達到30%以上。四是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25%以上。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甘肅省開展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其中也有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具體舉措。包括建立可再生能源優先交易機制,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直接交易并逐步擴大交易規模;發揮高載能產業消納電能的優勢,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推廣集中電采暖替代燃煤鍋爐、“以電代油”等項目,鼓勵電能替代傳統能源。通過利用峰谷分時電價政策促進電采暖產業發展,支持儲能產業發展等等。
為滿足大規模風電接入、消納及外送需要,甘肅省還將規劃建設酒泉經蘭州到隴東雙回750千伏通道。推進甘肅電網與寧夏、陜西、青海和新疆電網750千伏聯網運行,形成東聯陜西電網,北通寧夏電網,西接青海電網,西北延至新疆電網,整個西北地區相互調劑、互補調峰的電網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