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atherine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798查看 | 2016-10-21 11:22:00
——專訪亮源能源(BrightSource)執行副總裁以色列?克勞澤先生(Israel Kroizer)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美國加州,一望無際的莫哈維(Mojave)沙漠,開啟光熱發電技術商業化進程的SEGS(總裝(zhuang)機354MW)九(jiu)大槽式光熱(re)電(dian)(dian)站,自(zi)上世紀80年(nian)代就屹立(li)于此。而今,30余年(nian)已經過去,其中(zhong)310MW共計7個電(dian)(dian)站仍在運行(SEGSI 和SEGSII現已停運)。但時(shi)代已然不同,光熱(re)發(fa)電(dian)(dian)產業無論在技術、市場等方面(mian)都已經發(fa)生了(le)諸多變化(hua)。
30年前,以以色列魯茲公司(LUZ)為代表的先驅公司率先打開了光熱發電的商業化之門;30年后,彼時的這些先驅者們依然在致力于推進光熱發電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現任美國亮源能源公司(BrightSource Energy)執行副總裁的以色列?克勞澤(Israel Kroizer),正是這30年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者。他曾是魯茲國際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兼以色列魯茲工業公司總裁,全面參與了槽式技術的發展歷程。而今,他正在亮源能源這一新平臺下推動塔式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從槽式到水工質塔再到熔鹽塔
以色列?克勞澤日前在京接受CSPPLAZA記者專訪時表示,SEGS項目開發完成后,他便意識到,槽式技術的長期發展將面臨瓶頸,成本下降空間將被不斷壓縮,我們必須找到其它降低成本的技術路線。

圖:Israel Kroizer
在這一背景下,魯茲國際公司的創始人阿(a)諾德(de)-戈德(de)曼(Arnold Goldman),以(yi)色列?克(ke)勞澤和魯茲公司(si)的(de)(de)主(zhu)要技術(shu)(shu)成員于2006年聯合成立(li)了今天的(de)(de)亮源能源,專注(zhu)于塔式技術(shu)(shu)的(de)(de)開發。以(yi)色列?克(ke)勞澤認為,從成本下(xia)降潛力方面考慮,塔式技術(shu)(shu)更有優勢。
作為這一技術方向轉變的主導者,以色列?克勞澤可以稱得上是將槽式技術推向商業化的先驅者,又是大規模塔式技術商業化發展的“引路人”。
2006年至今的10余年間,亮源能源最重要的貢獻在于開發了全球最大的塔式光熱發電項目,裝機392MW的伊萬帕(Ivanpah)電站(由三個裝機分別為133MW、133MW、126MW的塔式電站組成),將光熱發電站成功推向單機百兆瓦級規模以上,從實踐角度驗證了百兆瓦級大規模塔式光熱電站開發的可行性,樹立了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但伊萬帕電站采用的是水工質技術,由于歷史原因當年未考慮儲能,這導致有言論稱該電站未能體現光熱發電最核心的儲能優勢。
以色列?克勞澤對此理性回應稱,“塔式技術的關鍵點并不在于采用水工質還是熔鹽吸熱器,任何吸熱器最終需要依托的都是一個能夠精確控制能量的鏡場。無論是水工質還是熔鹽工質,我們的技術力量都能夠根據吸熱器的參數要求來進行光場的設計,起初我們采用水工質是由于當時水工質在工程應用上更為廣泛成熟。實際上,由于過熱蒸汽是非穩態的,因而相對于熔鹽吸熱器,過熱蒸汽吸熱器對光場的控制技術要求更高。另外,伊萬帕電站未加儲能是因為當時的電網購電方并未提出此項要求。”
當前,熔鹽塔技術在儲能方面的優越性開始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同。對此,以色列?克勞澤也予以了肯定,他向記者透露,目前,亮源公司也已經儲備了熔鹽塔式技術,其在南非REIPPPP計劃第4.5輪招標中投的就是熔鹽塔帶儲能的項目。
德令哈135MW電站或將轉為熔鹽塔式技術
國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德令哈135MW塔式電站作為亮源能源在中國落地的第一個商業化光熱發電項目,現已入圍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亮源能源與上海電氣成立的合資公司上海電氣亮源光熱工程有限公司為該項目的EPC總包方。

圖:黃河公司德令哈光熱電站規劃圖,先期建設1*135MW項目
對于1.15元/kWh的光熱示范項目電價,以色列?克勞澤表示,“這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的價格,不過我認為,這個價格還將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中國市場的增長以及規模化效益,未來短期內大幅下降35%即降至0.75元/千瓦時是可期的。”
以色列?克勞澤進一步補充道,“有人說示范項目保證成功最重要,有人說示范項目應該尋求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而我認為這兩個目標應該相結合。我看到了中國在光熱發電領域擁有極大的成本下降空間,甚至可以做到比光伏更具競爭力。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不能冒進,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又不能過于保守,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技術的驗證,來不斷推進技術的進步。我們將在德令哈項目中采用當前我們掌握的最先進的技術。”
現在距2018年年底還剩下不到27個月的開發周期,亮源能源要開發20個示范項目中裝機最大的德令哈135MW電站,壓力是否會更大?以色列?克勞澤回應稱,“開發一個50MW電站與135MW的電站實際上并沒有太大區別,項目大小并不是決定工期時長的關鍵,關鍵在于每個模塊每個部分都能按時完成。在這個項目上,我們已經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已有良好的工程基礎,我們會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嚴格按照工期表執行,盡可能按時完成。但不得不說,27個月對于任何一個示范項目都是具有挑戰性的。”
另外,該項目此前在申報時采用的為水工質塔配3.7小時儲能的技術方案,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電價政策文件稱,核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含4小時以上儲熱功能)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那么,這4小時以上的儲熱限制對該項目是否會造成影響?以色列?克勞澤回應稱,這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基于我們幾個合作方幾年前的研究做出的,目前我們已正式向我們的EPC合作方上海電氣集團以及業主方面提出建議,將該項目的技術路線改為熔鹽塔式,并延長儲能時長,最長或將配備10小時的儲能能力,以滿足政策對示范項目提出的要求。
他同時強調,作出這一改變并不會給EPC方帶來太大的困擾,如前所述,塔式技術的關鍵在于光場的能量控制,而這正是亮源能源的優勢所在,加上這兩年我們在熔鹽和儲能技術方面取得的一些顯著成果,以及我們在伊萬帕項目上習得的數年項目建設及運營經驗,我們有信心做好這個項目。
在光熱發電行業沉浮數十年,以色列?克勞澤今天似乎迎來了他人生中又一次創造里程碑的重大機遇,不同的是,這次的機遇是在中國。德令哈135MW示范電站如若按時成功建成投運,將一舉夯實亮源能源在光熱發電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將證明亮源能源有能力開發熔鹽塔項目。而對于以色列?克勞澤自身而言,也將讓他數十年的光熱發電職業生涯更加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