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電新聞網 | 0評論 | 6222查看 | 2016-09-26 09:05:31
9月23日(ri),2016年首屆德令哈國際光(guang)(guang)熱(re)大(da)會進入(ru)第二天的(de)緊張日(ri)程,會議對(dui)光(guang)(guang)熱(re)發電(dian)相關的(de)討論也達(da)到(dao)了(le)新的(de)高度(du)。毋庸置疑,近期出臺(tai)的(de)光(guang)(guang)熱(re)電(dian)價及(ji)示范項目(mu)名(ming)單對(dui)光(guang)(guang)熱(re)發展具有(you)里程碑(bei)意(yi)義,那么具體到(dao)技(ji)術層面又(you)有(you)著怎樣的(de)影響?我國與(yu)國際上的(de)光(guang)(guang)熱(re)技(ji)術究竟有(you)多大(da)差距?儲熱(re)規模與(yu)電(dian)網調度(du)的(de)關聯度(du)又(you)如何?針對(dui)這些問題(ti),中國能源(yuan)建(jian)設集團有(you)限公司工(gong)程研究院黨(dang)委書記(ji)、副(fu)院長(chang)許(xu)繼剛接(jie)受(shou)了(le)本報記(ji)者的(de)專訪(fang)。
示范項目將促進技術百花齊放
記者:9月,我國光熱發電相繼迎來了標桿上網電價及示范項目名單的出臺,這對今后光熱發電的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
許繼剛:從社會層面講,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國內傳統電廠運行小時數低迷,新能源電廠存在大量棄光、棄風,產能嚴重過剩的大環境下,國家能夠出臺光熱發電標桿電價,并適時推出20個示范項目,說明國家對光熱發電的高度重視以及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的決心,同時也預示著光熱發電在我國能源轉型升級中將占據重要的地位。
從產業層面講,光熱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雖然在“十二五”期間國內建設了十幾個示范回路,建設了1兆瓦的塔式光熱示范試驗電站,但真正投入商業運行的只有青海德令哈50兆瓦塔式電站的10兆瓦。光熱電價和示范項目的出臺,無疑會掀起一輪光熱發電建設的高潮,不僅20個示范項目將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產,而且還會帶動其他一批項目的規劃與建設,推動我國光熱產業迅速發展。
記者:那么從技術層面看呢?
許繼剛:從技術層面講,示范項目鎖定了塔式、槽式、菲涅爾式3種主流的發電技術,大多采用國際上已得到實踐驗證的熔鹽塔式、水工質塔式、導熱油槽式等相對較成熟的技術,但也有采用相對不夠成熟的熔鹽槽式和熔鹽菲涅爾式。20個示范項目的具體技術型式分別是7個熔鹽塔式,2個水工質塔式,,5個導熱油槽式,2個熔鹽槽式,3個導熱油菲涅爾式,1個熔鹽菲涅爾式。從入選的項目看,對于較為成熟的熔鹽塔式、水工質塔式、導熱油槽式必定會在技術上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對于熔鹽槽式、熔鹽菲涅爾式等項目,則期望會有技術上的突破。同時,未能入選的技術也會在這輪光熱建設浪潮中得到大力推動,促進光熱發電技術的百花齊放。比如,目前正在開展的空氣工質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碟式與塔式的混合發電技術等,雖然還處于研發階段,也必定會借助這一東風,加快取得核心技術,盡快形成競爭力。
記者:您剛剛也談到光熱技術,在技術方面,國內與國際究竟有著怎樣的差距?
許繼剛:不可否認,中國與先進國家在光熱發電技術上確實存在不小差距。可以將光熱發電技術的發展進程劃分為研發、中試、示范、商業化、規模化5個不同階段,然后針對國內發展階段與國外先進光熱發電技術的發展階段進行簡單的對比。
對于塔式,國外這兩年已經開始進入規模化階段,如美國Ivanpah項目3臺機組分別已達到126兆瓦、133兆瓦、133兆瓦,總容量達到392兆瓦;美國新月沙丘項目單機也已達到110兆瓦。而國內唯一投運的德令哈項目一期2個塔的總裝機容量也只有10兆瓦。公布的9個塔式示范項目當中,最大項目的裝機總容量也只有135兆瓦。國內與國外的差距是示范階段到規模化階段的差距。
對于槽式,先進國家數年前就已經規模化,西班牙、美國等國家都有運行多年的槽式電站,比如美國2013年投產的Solana項目總容量達到280兆瓦。而我國目前只有試驗回路,仍然處于中試階段。國內與國外的差距是中試階段到規模化階段的差距。
對于菲涅爾式,先進國家已經到了商業化階段,比如西班牙30兆瓦的PuertoErrado2項目和印度信實電力的100兆瓦項目。而我國目前也只有試驗回路,還處于中試階段。國內與國外的差距是中試階段到商業化階段的差距。
國家下定決心出臺1.15元/千瓦時的標桿電價,并定出20個示范項目,無疑為光熱發電國產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致力于開發光熱發電的相關各方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光熱發電要實現國產化,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雖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但并非遙不可及。以塔式為例,目前投產的德令哈項目,只有吸熱器的高溫材料和熔鹽泵采用進口,其余全部達到國產化。隨著20個示范項目的建設,相信光熱發電國產化進程會加速,中國光熱發電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儲熱規模由電網定位決定
記者:從示范項目名單可以看出,上報的儲熱時長有較大差別。儲熱規模與電網調度有何關聯?
許繼剛:相對于光伏發電方式,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儲熱而實現連續穩定發電,從而與現有電網良好匹配。光熱發電之所以受電網調度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儲熱。采用熔融鹽或其他類型的儲熱設施,可以實現熱能的大規模、低成本、長壽命儲存,解決了可再生能源能量儲存這一挑戰和難題,目前在技術層面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因此,討論光熱發電系統儲熱規模和電網調度的關系,已經不再單純是技術性問題,更多的是經濟性問題。
談到儲熱規模與電網調度的關系,主要要看光熱電站在電網中的定位。由于光熱電站在儲熱的配合下既可以達到不間斷發電,又具有比燃煤電廠更廣的負荷調節范圍,而且汽輪機啟動速度也比燃煤電廠快,因此,光熱電站在電網中發揮的作用比燃煤機組還要好,既可以承擔基本負荷,又可以參與調峰。
記者:不同的定位,又有著怎樣的不同?
許繼剛:如果電站定位是基本負荷電站,則儲熱規模要大,儲熱時間要長,以保證24小時連續發電,具體儲熱時間小時數應根據電廠所在區域天氣情況,還要考慮吸熱功率與發電功率的匹配等因素綜合確定。若定位為調峰電站,則儲熱規模、儲熱時長能符合調峰要求即可,即能保證在調峰時間段連續發電即可。此時儲熱時間一般在1小時到數小時不等,甚至像美國Ivanpah項目都沒有設置儲熱裝置,具體要根據當地氣象條件等綜合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