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華強集團 | 0評論 | 5235查看 | 2016-09-12 12:05:00
9月(yue)2日(ri),國家(jia)發改(gai)委(wei)正式發布(bu)《關于太(tai)(tai)陽(yang)能(neng)熱(re)發電(dian)(dian)(dian)標桿上網(wang)電(dian)(dian)(dian)價政(zheng)策的通知》,明確2018年12月(yue)31日(ri)以前(qian)全部投運的太(tai)(tai)陽(yang)能(neng)熱(re)發電(dian)(dian)(dian)項(xiang)目執行1.15元的標桿上網(wang)電(dian)(dian)(dian)價,同時鼓勵地方政(zheng)府相關部門對太(tai)(tai)陽(yang)能(neng)熱(re)發電(dian)(dian)(dian)企業(ye)采取稅費減免、財(cai)政(zheng)補貼、綠(lv)色信貸、土地優惠(hui)等措施(shi),多措并舉支持太(tai)(tai)陽(yang)能(neng)熱(re)發電(dian)(dian)(dian)產業(ye)發展(zhan)。
9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一行,率中國科學院電工所研究團隊,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調研指導了華強集團“張家口一號15兆瓦太陽能熱發電站及配套農業設施項目”建設情況,并對光熱能源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指出:光熱發電應創新設計、發揮特長、放眼全球。
集光鏡場:關鍵在于創新設計、提高聚光效率
光熱發電,是用聚光系統將光能收集起來變成熱能,并儲存熱能驅動汽輪機發電的能源模式,其儲能方式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和便于存取的特點,使得光熱電力相較于光伏和風電具有更好的電網友好性和調峰能力,未來將成為一種可在有條件地區進行大規模建設的基荷能源。另外,發電余熱還可以用于供暖,因此可以在國家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的戰略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然而,光熱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尚面臨著較大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問題。由于中國的環境存在光照強度整體較低,缺水、大風、多沙塵、嚴寒等不利因素,使得采用同樣技術的國內光熱電站發電成本遠遠高于國外,且存在設施可靠性大幅降低的風險。
在此情況下,如何創新集光體系設計、提高聚光效率、降低發電成本同時提高電站可靠性和適應性,便成為了擺在光熱業內人士面前的關鍵問題。
據介紹,華強兆陽一號電站采用的是具有全體系自主知識產權的兆陽光熱改良菲涅爾光熱發電技術,該技術體系采用創新的東西軸傾斜布置陣列,全年各月份接收熱量相對穩定,解決了我國中高緯度地區季節性發電不均衡的問題。同時,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反射鏡采用創新的小夾角復合高倍聚光設計,在跟蹤精度要求不變的情況下將聚光倍數提升至200倍(目前傳統的國外槽式聚光系統的聚光倍數在80左右,菲涅爾式的聚光倍數在50左右),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熱吸收效率,保證了電站在弱光照條件下仍可穩定輸出電能。路甬祥院士對此表示贊賞,并指出鏡場結構可嘗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設計,提高收光率。
針對調研組提出的“接收器在微小晃動時可能導致的光斑漏出”、“鏡面強度如何驗證、鏡面是否容易磨毛”等問題,華強兆陽表示,一號電站所采用的專利設計大幅度提高了系統容錯性和收光率;同時,華強兆陽光熱采用在鋼球實驗和吹沙實驗中表現良好的冷彎復合玻璃反射鏡、純機械式構造的分布式輻輪驅動方案、鏡面自動清掃技術等獨特的設計,都較好地應對了低密度光照環境、“缺水、多沙塵、嚴寒”等不利因素,提高聚光精度和強度,同時降低了成本。
儲熱系統:光熱發電的核心價值所在
作為光熱發電最有價值之處,熱能儲存在整個系統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對整體系統運行效率、穩定性、可靠性、綜合成本均有關鍵影響,是近年來光熱發電的研究重點。
華強兆陽將光熱發電系統的儲熱作為最重要的技術環節進行研究,創造性地開發出了采用儲熱介質不發生位置變化的全固態結構儲熱方法、裝置和加工方式,完全使用低成本儲熱材料,實現高溫高品位熱量存取,無污染,安全可靠,壽命極長,并且成本只有傳統方案的1/3-1/6,為大幅度降低系統綜合造價提供了可能,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
路甬祥對固態儲熱技術頗為關注,與項目專家深入探討了水泥的熱容量、水泥配方、如何提高熱交換效率、落沙儲熱以及國外對固態儲熱的研究情況。
綜合利用:發揮光熱特長、服務工農業生產
華強兆陽光熱系統采用架空式陣列結構,目前已經通過10級大風安全強度測試,同時還能為鏡場下方土地提供空間,為發展現代農業創造良好的條件。項目將在建設光熱電站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鹽堿地、荒地等閑置土地,在發電裝置下方規模化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養殖業,補充農業用地資源,使土地重新煥發經濟活力,實現風沙治理、生態保護以及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等一系列綜合效益;同時,項目發電時產生的低廉價格的優質熱源,可用于城鎮供暖、海水淡化、石油熱采、驅動直燃機制冷、工業蒸汽等。后續,華強兆陽公司將以領先的太陽能光熱技術體系為核心,打造包括光熱發電、供熱在內的多能流智能化應用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兼顧水土涵養、現代設施農業的綜合發展,構建一種全新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創新模式。
路甬祥指出,“光熱+農業”模式不能局限于張家口地區,華強兆陽要與相關專業機構加強合作,將張家口基地做成全國乃至全球最高水平的農業示范區。在操作方法上,可以走“從公益到商業”的循序漸進發展之路,先把熱源免費提供給農業合作機構,支持幫助他們發展起來,后續再建立起商業合作模式,就農業收入進行分成。另外,他還特別指出,光熱發電應將目光擴展到余熱利用上,一旦利用好了,可能比發電產生的效益更大。
良性互動:產業先行先試,政策加速落地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的大力支持下,華強兆陽一號電站及配套農業設施項目于2015年3月開工建設,其光熱電站投資6億,配套設施農業等項目投資1億元,總投資約7億元。華強兆陽能源公司作為華強集團與北京兆陽光熱技術有限公司攜手組建的民營可再生能源企業,在電價沒有出臺、政策不甚明朗、且沒有同類項目的工程經驗可供借鑒的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先試,克服了各種困難,目前已順利進入現場施工的高峰期,預計2016年年底即可實現一期工程并網發電。
在產業等政策、政策等產業的焦灼階段,華強兆陽公司沒有等待著放棄,而是放棄了等待。早在2015年11月,華強兆陽公司就已經啟動了在張北縣再建一座50MW太陽能熱發電站的計劃。
路甬祥指出,“立項、政策上可以依靠政府,但企業最終的目標,還應該是放眼全球,走出去。”
如今,光熱電價已經正式出臺,為光熱行業掃清前路的障礙,標志著光熱能源產業駛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華強兆陽將立足本土加快產業布局,放眼全球,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競爭力,尋找市場空間。
注:本文來自深圳華強集團,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