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4874查看 | 2016-04-27 09:52:00
前不久,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主旨演講中提出,從目前到2020年,國網將重點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和國內電網互聯建設,積極推進重大示范項目,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形成全球電網互聯互通的大格局。
由此可見,積極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可以探索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匯集、特高壓外送為要素的未來電網形態,也可以促進當地可再生能源消納,還能帶動國家裝備產業提升。
作為面臨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的大型城市,張家口、天津等地有條件率先發展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在能源輸入上實施特高壓外電輸送,在能源應用推廣上更多融入智能化元素,在能源開發消費上實施清潔替代。
示范引領
冀北區位優勢明顯
“發展能源互聯網,可以通過設立能源互聯網示范區的方法來實現。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在有限區域內進行綜合探索和創新,形成可復制的運營模式并進行推廣,最終構建起全局性的能源互聯網。”河北省國資委主任王昌表示。
此前,張家口已經在清潔能源領域嶄露頭角,憑借在風電和光伏發電方面的突出成績,躋身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地區還是國家規劃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張北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和風電檢測中心已經建成投運,當地特高壓輸電工程正在建設,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在規劃中,未來將是連接東北亞互聯電網的重要節點。
“冀北電力自2012年獨立運行以來,肩負保障首都供電安全,服務冀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國家新能源發展的‘一保兩服務’重要職責使命。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獲批及北京、張家口聯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發展機遇,兼具特高壓工程、智能電網建設、新能源消納三大要素的冀北區域,承擔張北柔直電網工程、深冷液化壓縮空氣儲能和虛擬同步機三大工程建設任務的冀北電力,注定將成為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創新示范區。”冀北電力公司總經理田博此前發文表示。
據悉,2015年,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批準。張家口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已超過700萬千瓦,占冀北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的比例超過70%。按照規劃,2020年張家口地區可再生能源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屆時,冀北新能源裝機將與全網負荷相當。裝機迅猛增長,既為冀北電網繼續保持新能源領域的引領地位提供了良好機遇,也將對電網運行控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規劃,張家口示范區將整合國網已經或即將開展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項目,包括規劃中的勝利—錫盟—張北—贛州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張北±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電網項目、風光儲輸提升工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智慧能源云平臺、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示范區落子張家口,勢必勃發更大的生機。
高效開展落地實踐
天津構建城市能源互聯網
不久前,首個全球能源互聯網展示基地在天津中新生態城投入運營。作為集中實踐探索智能電網技術,推動城市智慧發展的核心實踐基地,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全景展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落地及應用的智能電網項目,包括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12個項目和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5個項目,相關項目對構建城市能源互聯網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運用好生態城全球能源互聯網主題展廳,需借助政府力量加強推介推廣,面向國內外動態立體傳播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凝聚更廣泛共識,打造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傳播推廣示范。”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表示。
當前,天津市恰逢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由貿易示范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五大國家戰略機遇疊加,國際化、高質量發展必然需要更大范圍內的能源配置和更具智慧特征的電能供給網絡。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天津電力將投資410億元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供電網,構建城市能源互聯網,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在津落地發展。2016年天津將建成蒙西—天津南、錫盟—山東兩項特高壓交流工程。到2020年,將建成蒙古—寶坻特高壓直流等外受電通道,大力優化城市能源結構,天津外來電力比例將提高到35%以上。此外,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天津電力正在從多個方面同步加強電網智能化建設,充分體現電網開放、共享、互動的互聯網特性,實現“電、氣、熱、交通”等城市多種能源資源的互聯互通、共享優化。這也表明了天津電力統一思想,科學謀劃,堅定了打造全球能源互聯網示范標桿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