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Summer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306查看 | 2015-04-24 14:49: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在碟式斯特林光(guang)熱發(fa)電(dian)的(de)大(da)家庭(ting)中(zhong),瑞典(dian)科林潔(jie)能(Cleanergy)是(shi)其中(zhong)最重(zhong)要的(de)成員(yuan)之一,同時也是(shi)中(zhong)國光(guang)熱發(fa)電(dian)市場(chang)的(de)積極參與者。
早在2012年9月,Cleanergy就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建成了首個110kW級的碟式斯特林光熱示范電站,在該示范項目的成功基礎上,目前其正在中國加快推進大規模商業化碟式斯特林光熱電站的開發進程。
4月17日,CSPPLAZA記者在內蒙古包頭專訪了Cleanergy大中華區總裁Bjorn Odenbro。

圖:Bjorn Odenbro
CSPPLAZA:內蒙古已建成的110kW碟式斯特林光熱示范電站的運行情況如何?
Odenbro:該項目的實際發電能力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期,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同時,我們在迪拜也建立了一個同樣裝機的斯特林示范電站,從而驗證不同氣候和地理環境下斯特林發電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圖:鄂爾多斯的碟式斯(si)特林示范電站
CSPPLAZA:Cleanergy為什么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海外市場?
Odenbro:有很多個因素。中國有我們需要的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同時中國有良好的新能源鼓勵政策,由于環境的日益惡化,中國政府對于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尤其是在清潔能源開發方面,顯示出了比全球其他國家更大的決心和規劃。再者,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在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現在中國能快速地適應和運用這些新技術。
CSPPLAZA:當前中國正處于光熱發電發展的初期,也是一個困難時期。那么您認為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應如何努力以取得一些突破呢?

圖:迪拜的碟式斯特林示范(fan)電(dian)站
Odenbro: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但是我認為,中國要實現光熱發電的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推動大型示范性項目的建設,那樣的話政府就能得到一些相關的經濟數據,據此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我相信這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也是所有光熱發電行業人士都在等待的。
CSPPLAZA:斯特林技術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目前來看,Cleanergy在海外市場的主要營收來源于哪些方面?比如光熱發電(CSP)還是熱電聯產(CHP)。
Odenbro:SUNBOX和GASBOX是我們主要的兩款產品,這兩款產品基于相同的斯特林技術,分別用于光熱發電和熱電聯產。目前我們有兩個碟式斯特林光熱示范項目,但都不是商業化項目。我們在海外的收益主要來源于熱電聯產發動機GASBOX。這款產品主要應用于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在甲烷濃度低至18%的條件下仍然能夠正常工作,這也是這款產品獨特的亮點。目前,這款產品在歐洲和美洲市場有很好的業績。
CSPPLAZA:中國有很多致力于斯特林光熱發電技術研發的廠商,Cleanergy會在哪些方面與他們開展合作以推進中國市場的發展呢?
Odenbro:這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跟我們一樣從事斯特林光熱發電技術研發的公司,另一部分是我們的供應商。對于致力于斯特林技術研發的同行單位,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的交流,我們希望能夠為斯特林技術在光熱發電大家庭的發展共同吶喊和努力。為了更好地在中國推廣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生產制造的本土化是必經之路,這也是我們的戰略之一。因此,設備的大部分零部件會在中國采購并組裝。我們相信,屆時會與眾多的中國廠商進行深入的合作。
CSPPLAZA:從理論上來看,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項目的大規模化優勢明顯,建設一個50MW級的電站相對于建設一個100kW級的電站,其度電成本可大幅削減。但我們目前卻很難得到大規模商業化項目的機會來證明我們的這種技術是具有這種大規模低成本優勢的。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矛盾,您是怎么看的?
Odenbro:科林潔能的碟式斯特林發電技術無論在技術成熟度和成本上均已做好了大規模商用的準備,比如鄂爾多斯示范電站,我們是完全按照50MW電站的配置來進行設計的。我們也正在跟潛在的合作方談項目合作的事情,進展都還不錯,光熱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總需要有人去實踐和突破,我們愿意跟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去經歷這個過程。另外,我期待今年中國能有不少于20個包括塔式,碟式或槽式等類型的電站項目提出或啟動,不排斥其他技術,每個技術都有各自優勢,讓市場來選擇技術,而不是我們人為刻意的去決定,這樣的話政府就會對光熱產業有更多的關注,從而出臺相應政策。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守好這個“戰場”,就會有好的消息。
CSPPLAZA:也就是說您認為目前阻礙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政策?
Odenbro:可以這樣說。沒有政策,就沒有確定性的支持。我們和很多對光熱發電產業關注的中國公司進行交流,他們當中有的在光熱產業上已經有了項目,有的對我們的斯特林機很感興趣。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政策,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都在等后期政策的出臺。一旦政策出臺,廠商對項目的經濟性有了清晰的認識,會加快項目的上馬。光熱產業界都在排著隊等待政策的出臺,一旦政策明確,大型商業化電站會相繼啟動,光熱產業就會迎來春天。
CSPPLAZA:正是因為缺失政策,導致很多光熱企業正在遭受著損失。您覺得誰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設備制造商嗎?因為他們現在沒有市場,產品嚴重滯銷。
Odenbro:光熱發電是一項新技術,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任何一項新技術從研發到商業化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廠商勢必會有大量的付出。目前,很多光熱廠商,包括我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本,而一個投資要獲得回報得花幾年時間,所以現在大家都是你所說的“受害者”。 我不知道誰是最慘的“受害者”,但我就是“受害者”之一(笑),而我們更期待的是能夠在未來從“受害者”變成“受益者”,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本來為中國能源結構的改變做出貢獻。
CSPPLAZA:碟式斯特林技術最大的缺點應該是其難以儲能。您覺得這一點應該如何突破呢?
Odenbro:首先,儲能不是所有電站必須的,是否需要儲能應該與當地電網的實際情況結合,如果當地現有的電站所發出的電都無法消耗,那么考慮儲能顯然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在實現碟式斯特林技術連續供電的問題上,我們著眼于兩方面。一方面,我們正在與歐盟合作開發光熱燃氣互補的發動機,今年年中將會對原型機進行測試。這款發動機可以實現連續24小時發電;另一方面,我們在碟式斯特林儲熱技術上的研發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們相信很快就能夠實現碟式斯特林技術的儲熱功能,像槽式、塔式一樣,根據需求設計儲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