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 0評論 | 6222查看 | 2014-04-21 14:37:36
與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于并網友好、儲熱連續、發電穩定,因此最有條件逐步替代火電擔當基礎電力負荷,成為防治大氣(qi)污染(ran)的重要(yao)途徑。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中國清潔電(dian)力峰會太陽能(neng)熱發(fa)電(dian)論(lun)壇上,光熱發(fa)電(dian)的應用前景以及未來將會面臨哪些挑戰,成為(wei)與會專家熱(re)議的話(hua)題。
“光熱發電”前景可期
“光熱發電是戰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我國政府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光熱發電的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要達到100萬千瓦,這(zhe)體現(xian)了國家發(fa)展光熱發(fa)電(dian)的(de)決心(xin)和導向。雖然(ran)當前尚(shang)有技術性(xing)(xing)和經(jing)濟性(xing)(xing)的(de)問題需要解決,但并不(bu)存在不(bu)可逾越的(de)障礙。”在中國電(dian)力(li)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永安看來,相對(dui)于其他電源,光熱發電具有獨特的優勢。
其一,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有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整體發展和電力結構的轉型,大規模開發光熱發電。可以和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的風電、光伏發電(dian),共同(tong)組(zu)成清潔發電(dian)系統,大(da)大(da)提高(gao)可再(zai)生能源(yuan)在(zai)電(dian)源(yuan)結構中的(de)比例。
其二,發展光熱發電對經濟和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光熱發電產業鏈絕大部分為制造業,光熱發電系統集成運行控制成為新興產業,因此光熱發(fa)電還可以拉動經濟和多項新興產業的(de)發(fa)展。
其三,光熱發電市場面廣,發展潛力巨大。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地區,土地和太陽能資源可以滿足光熱發電大規模發電的需要。
“中國現在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壓力,煤炭儲量大約還可以開采50年,石油大概46年,天然氣大約58年,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清潔可再生能源來替代傳統能源。當然,這其中,太(tai)陽能是(shi)一大主(zhu)力。”華電(dian)工程新(xin)能源技術開發(fa)公司(si)太(tai)陽能中心主(zhu)任王佩明(ming)表示。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不是在醞釀中的狀態,而是已經發揮了重大作用。”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也認為,相比(bi)于光(guang)伏發(fa)電(dian),光(guang)熱(re)(re)發(fa)電(dian)技術有明顯的優勢。例如,它上網功率(lv)平(ping)穩,每日(ri)從早(zao)上6點(dian)到晚上24點(dian),都可以持續蓄熱(re)(re);余熱(re)(re)可綜合利用,并且已經成功為敦煌市(shi)解(jie)決了(le)供(gong)暖問(wen)題,在海(hai)(hai)南助力海(hai)(hai)水淡化,成功節(jie)煤減排。
“光伏是由光子轉化為電能,光熱涉及到一個比較連續的熱傳導過程,所以能量的連續性更好,加上儲能,可以實現集中發電。”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員王瀟婷預測,未(wei)來光熱發電(dian)在可再生能(neng)源(yuan)中的滲(shen)透率(lv)可達到20%-30%。
期待更多政策護航
“隨著科技和制造業的迅猛發展,當前太陽能熱發電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但產業鏈仍未形成。”談到市場發展,王志峰坦言,當前光熱發電的市場(chang)尚屬空白,以電(dian)價為龍頭(tou)的政策激(ji)勵(li)缺(que)(que)失,質量體系空白,工程化技(ji)術階段研究(jiu)支(zhi)持缺(que)(que)失,電(dian)網規劃與電(dian)站選址還需(xu)要協調(diao)。在他(ta)看來,當前最應該做的,就是選(xuan)擇(ze)少數項(xiang)目進行(xing)試點,然后(hou)規模(mo)化(hua)發(fa)展。在這一過(guo)程(cheng)中,探(tan)索(suo)電價(jia)機(ji)制(zhi)與技術發(fa)展機(ji)制(zhi)的融合,重點發(fa)展和完善電站集成運行(xing)技(ji)術,從而牢固(gu)掌握設計(ji)技(ji)術,力(li)爭在2020年(nian)形(xing)成產業鏈必備條件(jian)。
“光熱發電的電價較光伏發電高,本質問題是發電量規模小。”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韓慶浩也認為,當前,光熱發電的集成技術不完善,欠缺公信(xin)度(du)高(gao)的(de)國家級檢(jian)測機構(gou),且沒有大型示范項目,造成了(le)核心設(she)備未能大規模應(ying)用。不過,從長遠來看,光熱發電的(de)價格(ge)可以與光(guang)伏(fu)發(fa)電形成(cheng)競爭,存(cun)在較大的(de)下降空間(jian)。在尚未完全市場化之前,必須經歷一段高于光(guang)伏(fu)電價的(de)“磨礪期(qi)”,這就需要(yao)政府給予電價補貼的(de)“陽光政策(ce)”去扶持(chi),通過(guo)行動把(ba)產業(ye)規模帶動起來(lai),成本自然(ran)就會降低,從而反過(guo)來(lai)促進其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我國光熱示范項目的推進面臨兩個顯著的政策性障礙,一是如何確定示范項目,二是如何核定示范電價。業內人士指出,政府要推動(dong)示范工(gong)程(cheng)建設,獲核準的項目數(shu)量必(bi)然有限,雖(sui)然現在(zai)并未確(que)定最終(zhong)的示范項目扶持(chi)數(shu)量,但一旦確(que)定,國內各(ge)大(da)項目開發商必(bi)然要爭(zheng)戴“示(shi)范”的帽子。此時扶持哪個項目(mu)不(bu)扶持哪個項目(mu)就需要有一定(ding)的標(biao)準(zhun)來衡量。對(dui)于示(shi)范電價如何確(que)定(ding),當(dang)前同樣未有定(ding)論。其中存在兩(liang)種選(xuan)擇,即“統一示范電(dian)(dian)價(jia)”和“一事一議原則定(ding)電(dian)(dian)價(jia)”,兩(liang)種方式(shi)各有優(you)缺點。統一示范電(dian)(dian)價(jia)執行(xing)起來更為簡單(dan),但該電(dian)(dian)價(jia)的核定(ding)也更為困難。因為不(bu)同的(de)項(xiang)目(mu)的(de)輻照條件(jian)、技術路線(xian)不(bu)同,經濟(ji)性也(ye)就明(ming)顯不(bu)同,統一(yi)電(dian)價(jia)無法(fa)做到(dao)對每一(yi)個項(xiang)目(mu)絕對的(de)公(gong)平。一(yi)事(shi)一(yi)議原(yuan)則可(ke)以充(chong)分考慮各個項目的(de)實際情況(kuang),保(bao)證(zheng)項目在保(bao)本基礎上(shang)擁有一定的(de)合(he)理盈利水平。但該方案的(de)缺(que)陷在于,各開發商會不自覺地對比各個項目的(de)電價額度,現(xian)階段也(ye)難有充分(fen)的理(li)由對(dui)每(mei)個項(xiang)目都給出一(yi)個足(zu)夠合理(li)的電價。同(tong)時(shi),這也(ye)可(ke)能滋生權利尋租空間(jian)。
市場攻堅有的放矢
毫無疑問,光伏和光熱是太陽能的兩大主流,二者如何協同發展?王佩明認為,光伏發電對光熱要求比較低,布局靈活,可以與建筑結合,適合(he)做分布式能(neng)源(yuan);光(guang)熱可以(yi)利用廉價蓄熱,產生比較平穩的(de)電力輸出,規模效應比光(guang)伏(fu)更好,更適合(he)于做電網的(de)基礎(chu)性支持(chi),所以(yi)光(guang)伏(fu)光(guang)熱是互補的(de)關(guan)系,而不是(shi)一(yi)種競爭或者替代的(de)關(guan)系,未(wei)來(lai)二者必將共同擔當未(wei)來(lai)世(shi)界(jie)能源消費格局。
“盡管從2008年以來,國內已搭建了20余個高溫集熱系統,目前至少有5個已成功發電,但這些項目的后續發展,依然缺乏明確的政策推進與支(zhi)持。”在(zai)王佩(pei)明看(kan)來(lai),目前光熱發(fa)電領域在(zai)技術(shu)環境(jing)上,前端的材料到(dao)設(she)備生產已有很大發(fa)展,但后(hou)端的實際建設(she)和(he)運營還缺(que)乏經(jing)驗;在(zai)服務領域,從(cong)前(qian)端的光資源收集到后端的建設(she)和(he)產(chan)品,目前(qian)依然沒(mei)有建立起(qi)標(biao)準(zhun)體(ti)系。不(bu)過,此前(qian)國(guo)家(jia)能源局(ju)召開(kai)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座談會(hui),讓其看到了行業發展的(de)希望。他(ta)認為,今年我國對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de)電價等政(zheng)策扶(fu)(fu)持(chi)將有很大希望落地,政(zheng)府(fu)將采用示范電價而非統(tong)一電價的(de)扶(fu)(fu)持(chi)形式先期(qi)支(zhi)持(chi)一批光熱發電(dian)示范工程的建設,以為未來的大規模商業(ye)化(hua)應(ying)用鋪平道路(lu)。
“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步驟目前已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即建立實驗電站—建立示范電站—規模化—商業化,當前,尚處于實驗電站階段。”王(wang)志峰建議,在第一個階段,應該(gai)以建立大(da)量(liang)小容量(liang)電(dian)站為主,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資,另(ling)一方面可以充分把握技術特點,同時通過比較和優化,最終選出幾支精英隊伍進入下一階段的示范電站運作(zuo)過程。
“光熱發電是具備基礎能源特性的清潔能源,中國或將成為世界的主導。”或許,正如孫永安所言,光熱在技術上沒有風能那么高的制造門檻,沒有(you)特別高端的制造工藝,中(zhong)(zhong)國在成本、制造產(chan)業等方(fang)面(mian)都(dou)有(you)優勢,在整(zheng)個發展產(chan)業過程中(zhong)(zhong),我國一定能夠走(zou)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