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 0評論 | 5031查看 | 2014-04-14 08:55:00
光熱發電(dian)是指(zhi)利用大規模陣列(lie)拋物(wu)或碟形(xing)鏡(jing)面(mian)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dian)機(ji)的(de)工藝,從而達到發電(dian)的(de)目的(de)。采用光(guang)熱發(fa)電技(ji)術,避(bi)免了昂貴的硅晶光(guang)電轉(zhuan)換工(gong)藝(yi),可以大(da)大(da)降(jiang)低太(tai)陽能(neng)發(fa)電的成本(ben)。而且,這種形(xing)(xing)式(shi)的太(tai)陽能(neng)利用還有(you)一個(ge)其他形(xing)(xing)式(shi)的太(tai)陽能(neng)轉(zhuan)換(huan)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tai)(tai)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rong)器中,在太(tai)(tai)陽落山后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dai)動汽輪發(fa)電。目前,光(guang)熱發(fa)電是新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
“由于缺乏關鍵性的具體扶持政策,我國光熱發電尚未實現產業化發展。為推動光熱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建議參照推動光伏、風電產業發展的做法,盡快研(yan)(yan)究(jiu)制定光熱(re)發(fa)電(dian)的一攬(lan)子政策。”中投顧問新(xin)能源行業研(yan)(yan)究(jiu)員沈宏文近日(ri)接受《中國電(dian)力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當前(qian)正處(chu)于光熱(re)發(fa)電(dian)產業化窗口期,應盡快制(zhi)定扶持光(guang)熱(re)發(fa)(fa)電(dian)產業發(fa)(fa)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光(guang)熱(re)發(fa)(fa)電(dian)產業健康有序的發(fa)(fa)展。
光熱發電尚處起步階段
“決定光熱發電產業發展快慢的關鍵在于電價政策,但目前我國光熱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遲遲未出。”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力諾光熱集團總經理周(zhou)廣彥接受《中國(guo)電(dian)(dian)力報》記者采訪時說(shuo),光熱發(fa)電(dian)(dian)與(yu)其他(ta)可再生能(neng)源發(fa)電(dian)(dian)形式一致,成本(ben)高于傳統發(fa)電(dian)(dian),需要(yao)政(zheng)府政(zheng)策扶持(chi)。
事實上,國內光熱發電行業發展整體相對滯后,近幾年核準和在建的光熱發電項目屈指可數,之前已經核準過的項目也普遍陷入停滯或無力推進的(de)狀態(tai),等(deng)待(dai)成(cheng)本下降或政府政策(ce)明確之時再推進。
有專家分析認為,“無電價”已成為影響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最大掣肘。值得慶幸的是,有消息稱,今年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電價政策落地的(de)希望很大,政府或將采用示范電價的(de)扶持形(xing)式,先期(qi)支持一批(pi)光(guang)熱發(fa)電示范工程的(de)建設。只要光(guang)熱發(fa)電電價出臺,國(guo)內光(guang)熱市場(chang)規模化發(fa)展(zhan)指日可待。
“在光熱發電初期,盡量考慮到光熱發電產業未來良性的發展,政策監管與市場化運作緊密結合,不能自由放任,以光伏產業為鑒,少走彎道,使(shi)我國光熱(re)發(fa)電成本有 一個漸進式下降(jiang)。”中(zhong)海陽(yang)集團董事長薛黎明為光熱(re)發(fa)電健康(kang)有序發(fa)展(zhan)提出建議。
不少企業家對光熱發電充滿期待。“盡管現階段還無法在成本方面與光伏競爭,但由于可以解決能源儲存難題及具有電網友好性,光熱發電更具有向(xiang)替代能(neng)源(yuan)發(fa)展的潛力,對中國這樣的能(neng)源(yuan)需求大國而言,選(xuan)擇發(fa)展光(guang)熱(re)發(fa)電無疑更(geng)符(fu)合國情。”周廣彥非常(chang)看好光(guang)熱(re)發(fa)電的發(fa)展前景。
同樣對光熱發電產業前景看好的還有薛黎明。“光熱發電可以與傳統能源實現優勢互補,與頁巖氣、天然氣進行的聯合循環生產,應用前景還是(shi)非常巨大的(de)。”薛黎(li)明說,光伏發電將(jiang)太陽能直接轉換成(cheng)電能,光熱(re)發電卻(que)可以(yi)身(shen)兼“電熱(re)”兩能,不僅可以(yi)將(jiang)太陽能轉換成(cheng)電能,產生的(de)熱(re)能在中(zhong)高(gao)溫領域也有(you)用武之地。在實(shi)際應用利(li)用中(zhong),光熱(re)發電市場(chang)發展似(si)乎應更具潛力(li)。
目前,我國太陽能光熱技術尚不成熟,初始成本比光伏發電高約40%~50%。雖然獲得光熱發電開發路條的項目有10余個,但還沒有商業化運行的(de)光熱電(dian)(dian)(dian)站。多位業(ye)內人士指出,光熱發(fa)電(dian)(dian)(dian)電(dian)(dian)(dian)價政策(ce)的(de)不明確(que),嚴重制約了產(chan)業(ye)發(fa)展。如果光熱發(fa)電(dian)(dian)(dian)電(dian)(dian)(dian)價及補貼(tie)政策(ce)明確(que),從示范(fan)項目(mu)起步,逐步實現(xian)規模化,光熱發電(dian)商業化將極(ji)大提速(su)。
設備企業爭食光熱發電市場蛋糕
在風電、光伏發電的熱潮過后,曾經不被關注的光熱發電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fa)電(dian)裝機(ji)容(rong)量(liang)達2100萬千(qian)瓦,其中建成(cheng)分布式光伏發(fa)電(dian)總(zong)裝機(ji)容(rong)量(liang)1000萬千(qian)瓦,建成(cheng)并(bing)網光伏電(dian)站總(zong)裝機(ji)容(rong)量(liang)1000萬千(qian)瓦,建成(cheng)光熱發(fa)電(dian)總裝機容量100萬千(qian)瓦。”周廣(guang)彥(yan)接受(shou)《中國(guo)電力報》記者采訪(fang)時(shi)說,有機構預計(ji)至2020年,國(guo)內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有望突破1000萬千(qian)瓦,市場規模達千億元(yuan)以(yi)上(shang),光熱(re)發電孕(yun)育新的能源(yuan)金礦。
“光熱發電是一種高品質的清潔能源,其采用成熟的儲熱技術可以實現24小時穩定持續發電,具有并網友好、儲熱連續、規模效應和清潔生產等(deng)優勢;二(er)是(shi)在資源開(kai)發中,不會對生產(chan)環境產(chan)生破壞和影響;三是(shi)光(guang)熱(re)發電的(de)產(chan)業鏈輻射范圍極廣(guang),涉及玻璃、鋼(gang)鐵(tie)、化工(gong)、機械等(deng)多個國民經(jing)濟的重點產業領域,對玻璃和(he)鋼鐵等過剩行(xing)業的帶(dai)動作(zuo)用極(ji)強。”沈(shen)宏(hong)文說(shuo)出了光(guang)熱發電的諸多優勢(shi)。
近幾年,國外光熱發電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全球一些市場較成熟的地區均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裝機。其中,西班牙累計裝機約58.2萬千瓦,在建項(xiang)目超過(guo)60萬(wan)千瓦(wa);美國在(zai)建項(xiang)目50萬(wan)千瓦(wa),總體規(gui)劃(hua)項(xiang)目規(gui)模超過(guo)1000萬(wan)千瓦(wa);中東、澳(ao)大利(li)亞、印度、南非等國也(ye)有(you)一定規(gui)模應(ying)用市(shi)場正在(zai)啟動(dong)。
面對如此大的光熱發電市場,國內諸多設備企業欲爭食光熱發電市場蛋糕。業內普遍認為,光熱市場要真正啟動,必須技術與設備先行。目前國內多家企業都在積極從事(shi)光熱發電(dian)設備(bei)的國產化研制工(gong)作,試圖從光熱發電(dian)市場中分一杯羹。
早在2005年,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就開始涉足光熱發電相關技術的調研和研究,對國外的槽式、塔式電站進行深入的實地考察和了解。力諾太陽能電力(li)集團(tuan)與(yu)國內(nei)外大型的CSP電力(li)公司均建立一(yi)定(ding)的合(he)作基礎,共同(tong)發力(li)國內(nei)CSP市場。浙江中控(kong)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專業(ye)從事塔式熱(re)發電整體解決方案,該公(gong)司目前(qian)已(yi)成(cheng)功開發出基(ji)于智(zhi)能小鏡、熔鹽蓄熱、模塊化等技術(shu)特色的塔式光(guang)熱發電系統(tong)。北京有色金屬研(yan)究總院已(yi)經自主研(yan)發出能在極端條件下長期使用的吸熱涂層,并獲得國家(jia)發明專利。
有專家分析認為,雖然國內光熱發電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清華大學、中科院電工所等單位已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究并取得突破,光熱發電(dian)系統(tong)各(ge)部件(jian)制造商(shang)不斷涌現(xian),產業(ye)鏈(lian)正在逐(zhu)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