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 0評論 | 4746查看 | 2013-12-02 17:33:15
PM2.5,霧霾、環保、大氣污染治理等關鍵詞對于我們而言早已了然于心。在很多人的眼中對于水泥、鋼鐵、火電、化工、金屬冶煉、電鍍等行業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許并不陌生,而對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玻璃給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卻知之甚少。
在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電視電話會議中兩部委提出嚴禁產能過剩行業增項目,重拳化解產能過剩矛盾。而平板玻璃已出現在這些項目之列。《證券日報》記者近期連日實地走訪了素有中國玻璃城之稱的河北省沙河市與廣東地區相關玻璃制造廠,確實從中發現了不少關于玻璃業的污染問題與產能資料。
玻璃之城沙河:大氣污染情況不容樂觀
走在河北省沙河市金百家工業區內,過往的大貨車駱驛不絕。只要稍微留心一看,這些過往的大貨車不外乎運送著三種貨物:煤炭、沙子、玻璃。這個工業區離沙河市區不過只有10幾公里的路程,附近有著幾個小村莊。這里不愧是占有全國玻璃總產量15%的中國玻璃城,記者走在主干道上每走幾步路就會發現各種玻璃制造廠或玻璃經銷商的招牌,這些廠房與門店或是在主干道上,或是延伸至一些小巷子里面。
塵土飛揚、各種大小煙囪林立、刺鼻的燒煤味、一路上布滿了零零碎碎的沙石與煤渣,這就是沙河市金百家工業區給人的第一感覺。根據記者與附近的居民交談得知,這里大大小小的玻璃廠都是以煤炭作為生產玻璃的主要燃料。這從在該工業區一路走來,燒煤所散發的刺鼻味道中可以得到證明。
“從沙河這個名字便可以知道我們這里礦產資源是較為豐富的,恰好完全符合生產玻璃的各種需要。這里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玻璃廠,大的有長城玻璃、安全玻璃公司、元華玻璃、鑫利玻璃等。其實在這些玻璃廠區沒有完全建成規模的時候,我們這些村里的環境都挺好的,不過現在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從前了。轉眼間這些大大小小的玻璃廠就這樣建了十年之多了。”當地村民向記者表示。
他還透露,“經常看到它們的煙囪都會排出一些黃黃或者灰黑的煙氣,其實看到這些煙氣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些工廠沒有開啟對應的環保裝置;如果碰上了檢查,小工廠會停掉不干,大工廠會開啟一些環保裝置,這樣排出的煙會比較白。但無論怎樣還是有很濃烈燒煤的刺鼻味道,而且有不少工廠會趁著晚上才開動然后就不經過環保裝置處理直接排出廢氣。”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空氣質量的相關報告中顯示,空氣質量最差的前十個城市中,河北就占了七個,其中PM2.5(指的是環境空氣中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與臭氧為首要的污染排放物。同時由于PM2.5是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成,而這些氣體污染物往往是因為對化石燃料(煤、石油、石油焦粉等)燃燒造成的。而臭氧與二氧化硫結合之后又會產生對空氣嚴重污染的三氧化硫。
“在玻璃行業的污染中,排放物主要為二氧化硫與粉塵,這兩者給大氣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以沙河這個中國玻璃城為例,有不少的企業在燒煤后不經過脫硫,便直接向空氣中排出了二氧化硫,同時又不經過除塵設備的處理,有許多各種各樣沒有經過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細顆粒物便也直接排到空氣中。”一位熟悉玻璃行業污染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他還表示,“沙河的玻璃污染對華北地區的大氣所造成的危害其實是相當大的。可以說與鋼鐵、水泥等所給大氣的帶來的污染能夠‘媲美’,只是人們對華北地區的鋼鐵、水泥、火電等生產所帶來的污染比較關注,相對而言對生產玻璃所帶來的污染較少關注而已。像沙河這個玻璃集中生產的區域,有如此之多的工廠在生產玻璃時都不經過脫硫與除塵,可想而知對大氣的污染有多么大的影響。這也正說明了為什么三季度空氣質量最差的前十個城市中河北就占了七個,霧霾天為什么那么容易出現。玻璃行業在環保領域中不規范的生產已經嚴重影響了大氣的質量。”
廣東相關玻璃企業屢查不改
如果說沙河整個玻璃行業都是“互相約定”以燒煤為主,并不覺得讓人有什么差異的話,那么當記者在廣東主要的幾家玻璃生產公司走訪時,在燃料上就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尤其是視覺上的直觀沖擊。
坐落在廣東省江門市荷塘鎮的華爾潤玻璃有限責任公司,記者剛到該鎮上便輕而易舉地看到了該公司三條“頂天立地”的煙囪不斷往外排出黃色與灰黑色的煙霧。隨著離該公司的距離越來越近,一陣陣難聞的氣味便撲面而至。
據了解,江門市荷塘鎮地處廣東西江附近,該鎮除了有上述的玻璃廠外還主要以生產皮革、五金等。記者在實地走訪時看到不少的船只停靠著碼頭,運載著各種各樣的貨物。當記者問及為什么這家玻璃廠的三條煙囪噴出如此黃黃與灰黑色的煙時,該工人表示,“這家玻璃工廠的燃料是石油焦粉,而且經常都不用環保裝置來對排出來的廢氣進行處理,所以噴出這種顏色的煙很正常。其實,政府的環保部門也來查過,但這邊廂查完那邊廂又會繼續偷排。而且這家廠在鎮里面的規模算是比較大的,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問題,對政府納較多的稅。”
早前就有相關媒體就曾曝光過江門市荷塘鎮華爾潤玻璃有限責任公司和江門市益勝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違規使用石油焦粉作為燃料而遭受相關環保部門查處。雖然記者無法親身到華爾潤玻璃廠區內確認該公司所用燃料是否為石油焦粉,但從現場的環境以及煙囪排出的顏色來看該公司有較大可能沒有通過環保裝置進行處理。
同被媒體曝光過的還有一家位于中山市東鳳鎮的玉峰玻璃,記者前去該公司實地走訪時,還沒近距離到達該公司時就已經看到了兩條煙囪排放出灰黑的廢氣。
從相關報道得知,中山市東鳳鎮環保分局負責人曾稱中山市玉峰玻璃廠使用石油焦粉作為生產燃料屬于正常使用范圍,并不存在違規行為。并且該負責人還表示燒石油焦粉是符合規定的。
根據玻璃行業相關知情人士透露,“除上述企業之外,廣東地區其實有許多大型、中等或小型的玻璃制造廠,如廣州富民玻璃有限公司、廣東英德鴻泰玻璃有限公司、旗濱玻璃河源生產基地、廣東四會新大明玻璃有限公司等等。這些玻璃制造廠為了省成本,很多用的都是石油焦粉來做為燃料,有些根本沒有環保排污措施,有些即使有環保排污措施但經常不啟用簡直形同虛設。”
同時記者注意到,位于廣東河源市東源縣藍口鎮的村民就旗濱玻璃排放大量的廢氣、廢水、粉塵等污染物,嚴重影響該鎮居民的生活環境等相關問題曾在網絡上向河源市相關部分進行反映與投訴,相關部門曾勒令該公司進行整改,也有媒體對此曾進行過報道。但有藍口鎮的在該工廠工作的工人向記者反映,“如果沒有相關環保部門過來查,該廠就直接把廢氣排出,如果有相關部門來查的話,他們就會使用脫硫、除塵等環保措施。就像貓抓老鼠那樣,貓來了就怕,不來的話就繼續偷排。”
無獨有偶,記者在翻查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家名為綿陽流能粉體設備有限公司在網頁上發布了相關文字與圖片,根據這些文字與圖片描述的內容顯示:這家名為綿陽流能粉體公司是生產制造石油焦粉專用磨粉機等相關機器的廠家,這家公司所生產的石油焦粉專用磨粉機有不少玻璃制造廠都購買了其制造的設備。在購買綿陽流能粉體設備的玻璃公司名單中,上述玻璃行業知情人士所說廣東相關玻璃公司全都是名單的座上賓。
“其實廣東的許多玻璃企業與相關的內陸企業相比完全有條件以天然氣作為燃料,但許多玻璃廠為了節約成本,而不顧環境污染繼續燃燒石油焦粉這些高污染的燃料。”廣東玻璃行業業內人士表示。
污染背后的燃料經濟賬
上述玻璃行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從全國玻璃行業燃料情況來看,最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天然氣、重油、煤炭、石油焦粉。其中天然氣屬于輕污染對環境危害最小并且排出來的廢氣無需脫硫,重油則屬于中度污染排出的廢氣需要脫硫,煤炭與石油焦粉則屬于高度污染排出的廢氣若沒有脫硫對環境的危害非常大。”
他還表示,“像沙河這個地方,生產玻璃以燒煤炭為主確實因為其所屬的環境所決定的,這里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如果沙河這些工廠燒天然氣是非常難的,首先硬件設施等就不具備。但燒煤就并不代表可以完全不顧及環保這個問題,最起碼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