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4827查看 | 2013-09-25 16:02:00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步伐加快,清潔、低碳、可持續的能源利用,已經成為國際的共識。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能源、新科技、新合作,非常契合當今國際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在9月17日舉行的中國-阿拉伯國家能源合作論壇上,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袁家軍先生表示。
他介紹,阿拉伯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輸出地,資源優勢獨特,海灣地區素有“世界能源庫”之稱,近年來中阿關系不斷深化,在雙方合作中能源合作已經成為最重要、最活躍、最具有潛力的領域,阿拉伯國家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
“中東的國家開始對包括風能、太陽能,甚至核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且也布置了一些重要的項目,包括沙特、阿聯酋都在積極的考慮發展太陽能。”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在當日論壇上發言指出。
他進一步指出,“中阿之間發展的潛力實際上是很大的,但是對雙方的能源國情和世界能源國情還是有不夠了解的地方,我們曾經探討過很多,包括能源儲備和發展石油化工,但是真正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比較少,所以在這個領域當中,今后可能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此次中國-阿拉伯國家能源合作論壇由中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發改委、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承辦,《21世紀經濟報道》協辦。
出席此次會議的還有寧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貴寶、寧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守志、 埃及電力部新能源項目執行運行局副主席Mahmoud Attiyah Mustafa、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執行副總裁Ab?dullah Bazid、麥肯錫全球董事兼大中華區能源行業咨詢業務領導人陳嘉文、摩洛哥太陽能管理局國際業務總裁Nabil Saimi等嘉賓 。
會議現場還有來自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在內的中外近400位能源行業同仁,共商中阿能源合作大計。為了推動中阿合作領域長期溝通和形成一個長效機制,促進阿拉伯國家在中國的能源推廣,同時推廣中國有潛力的能源項目,此次論壇還成立了中阿能源合作聯盟。
未來中阿能源合作:傳統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并重
“近幾年世界能源事務當中大家輿論最多,也最引媒體和能源界矚目的事情,就是美國頁巖氣革命。美國頁巖氣的開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去年頁巖氣體產量已經超過了1800億立方米,也就是說光是頁巖氣的產量已經超過中國去年全部的天然氣的消費量,中國去年全部天然氣的消費量只有1400億立方米。這一變化給美國國內的能源供應,乃至世界能源事務產生很大的影響。”張國寶介紹。
張國寶進一步指出,美國國內能源狀況的變化首先對阿拉伯產生影響,卡塔爾原來準備出口到美國的LNG現在美國不需要了,所以只好出口到歐洲,尋找歐洲市場,而歐洲以前主要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現在有了大量來自于卡塔爾、中東的LNG所以也沖擊了歐洲的市場,使得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下降了10%,因此俄羅斯不能僅僅依靠歐洲市場,也在積極的尋求向東、向亞洲的出口,特別是向中國的出口。
“希望這次論壇建立合作機制,充分利用中阿博覽會合作平臺,加大雙方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開放合作力度,加強能源戰略研究與對話,探索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的國際能源交流長效的合作機制,為促進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推進雙方在能源貿易進一步的發展。”袁家軍表示。
實際上,未來中阿能源合作的領域可能不僅限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領域,可能將更多地來自可再生能源,因為阿拉伯國家也在積極謀求綠色轉型。
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沙特、卡塔爾、科威特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國,他們能源多也很便宜,為什么這樣油氣豐富的國家,他們還要用更高成本風電、太陽能新能源呢?盡管那個地方太陽能非常豐富。
張國寶進一步分析說這些國家在考慮他們的可持續發展。他們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把寶貴的油氣資源省下來出口換取它需要的財富,因為阿拉伯國家現在自身的能源消耗也在增長,它產的油氣當中有40%是本國在消耗,而且這個消費量還在增加。有了新能源它就可以把寶貴的油氣資源節省下來,用于國家財富的積累。另一方面,也考慮它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油氣資源能夠更長時間永續的開采,來運用太陽能。
對此,全球風能理事會中國項目主任喬黎明表示認同。她也指出,越來越多的石油輸出國家轉向可再生能源,從而減少內部石油消耗,實現石油出口利益最大化。比如,沙特阿拉伯提出,到2030年,計劃投資1000億美元 ,建成41GW太陽能(16GWPV,25GWCSP)和9GW風電。再比如,伊拉克,計劃2015年前實現400MW風電和太陽能, 投資額16億美元,中期目標實現2%可再生能源電力供給,以增大石油出口量。
因此,張國寶預計,上述趨勢為中阿之間在能源、新能源領域之間的合作創造了很好的商機。
中阿能源合作的四個層次
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看來,中國和阿拉伯之間在能源合作方面主要有4個層次。
他在當日論壇上提出,第一個層次就是從維護全球能源市場供需平衡,中國、阿拉伯國家和一些主要的產油國家、能源生產國應該加強在能源政策方面共同的協調,也就是說在國際油價高漲、國際能源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應該在共同利益前提下加強合作,共同對市場進行同向的政策操作,這樣保持能源市場的平穩。
“第二就(jiu)是加(jia)強中(zhong)國(guo)和(he)阿(a)拉伯(bo)國(guo)家在(zai)能源(yuan)產(chan)業領(ling)域(yu)的協調。中(zhong)國(guo)要走(zou)出(chu)去,中(zhong)國(guo)的石(shi)油(you)企(qi)業要走(zou)出(chu)去,中(zhong)國(guo)的能源(yuan)資(zi)本(ben)走(zou)出(chu)去,有(you)利(li)于世界(jie)石(shi)油(you)產(chan)業,油(you)氣產(chan)業保持(chi)長期(qi)的和(he)持(chi)續性。”韓文(wen)科指出(chu),因(yin)為(wei)國(guo)際金融危(wei)機以后,實際上西方國(guo)家投(tou)資(zi)能力在(zai)減弱(ruo),加(jia)上歐盟債務問題等等,這樣(yang)中(zhong)阿(a)正好(hao)開展這些(xie)合(he)作。當然(ran),阿(a)拉伯(bo)國(guo)家,像海灣產(chan)油(you)國(guo)家的石(shi)油(you)資(zi)本(ben)也應該更(geng)多(duo)進入中(zhong)國(guo),在(zai)中(zhong)國(guo)石(shi)油(you)能源(yuan)及其(qi)他(ta)的領(ling)域(yu),包括化工領(ling)域(yu)有(you)更(geng)多(duo)的投(tou)資(zi)。
第三,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應該建立在能源戰略和能源政策層次上政府的產業交流機制。韓文科說,“剛才我們聽埃及的電力部新能源項目執行運行局副主席馬哈穆德阿提亞穆斯塔介紹,了解了埃及未來建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我們希望能夠了解更多的阿拉伯國家政策,這樣對中國有利,阿拉伯國家了解中國更多的發展設想、前景才能夠互相促進,通過政府的作用促進企業的發展。”
實際上這種交流在企業層面已經展開。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指出,“中東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新興市場,我們不是簡單的賣幾臺設備。金風每年接收不同國家的年輕人,我們把這個叫做前期的培育,我們派的一些工作人員也有一些是穆斯林,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與當地人溝通,同時去的時候要考察當地零部件,我們要盡可能的在當地采購零部件。這樣投資加上設備銷售,加上服務,再加上培訓,系統地融入到當地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場。”
“我們的海外市場主要是針對中東市場。我們通過新疆直接到歐洲和中亞,這次論壇我們還和四個國家簽訂了協議,包括阿聯酋、安哥拉等,我們簽了1000多萬的元品油。”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孫珩超對本報記者說。
第四,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尤其太陽能和風能領域應該更多互相開放市場,而且要想辦法去開放市場。
“我去年9月份訪問了埃及和摩洛哥,后又去了一些其它國家訪問,我感覺這些國家利用世界銀行的貸款,及其它國家的貸款發展太陽能,引進了一些技術。中國的這些技術實際上也非常有競爭力,但中國企業要到這些國家去投資,首先比較膽怯,比較害怕,擔心是不是有保障,是不是了解當地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些機制,怎么樣和當地阿拉伯國家從事新能源開發企業更好的結合,進一步的提升合作。”韓文科說。
對此,摩洛哥太陽能管理局國際業務總裁Nabil Saimi在當日論壇上回應說,“今天早上提到的100GW的太陽能電站項目是完全敞開式的。我想摩洛哥與一些很好的合作伙伴比如說德國、西班牙有一些長久的聯系,這并不排除其他的國家也參與到項目中來。我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