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業電訊 | 0評論 | 5067查看 | 2013-09-04 16:32:00
隨著我國在光能發電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逐漸成熟,這種新能源因為與現有電網匹配性好,發電連續穩定,調峰發電能力較強和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等特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并引發了新一輪跑馬圈地投資熱潮。不過,國內行業專家吳廣平指出:光能發電技術要想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產業化普及,高效率、低成本是實現太陽能熱發電能否實現商業化的關鍵。
吳廣平是國內新能源以及光能發電行業的資深專家,從事該行業技術研發已有多年,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而且十分看好光能發電的未來前景,目前吳廣平已在互聯網平臺擁有“光能發電”手機客戶端,并對光能發電在我國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
吳廣平指出:光能發電的技術方面,我國已經具備了相當成熟的技術儲備,但同支撐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過去的技術研發都是針對單個器件,因而缺乏開發較大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經驗,因此,要想光能發電能夠得到普及化和商業化,首先就要充分調動產業鏈各相關單位,通過建設實際電站項目積累相關經驗,加快研發步伐,提高高產業鏈各環節的集成水平。
“光熱發電能否商業化,關鍵在于降低成本,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光熱發電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必須滿足成本競爭的需要,成本降下去了,這一技術成果才有市場,光熱發電才能夠得到普及。”吳廣平說道。
據了解,光熱發電單位投資如果在5萬元/KW以上,由于其成本過高根本不會有市場,但如果成本能夠降到3萬元/KW,則有希望形成市場,如果能夠再降到1.5萬元/KW,市場將非常大;而最理想的則是1萬元/KW,那么光熱發電的市場就不可估量。
吳廣平表示:目前光熱發電在我國目前還處于孕育和起步階段,雖然相關技術儲備相當雄厚,但要想實現光熱發電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商業化發展,除了加快研發步伐,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效率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之外,還需要國家政策的重視和支持,尤其是在“電價”和“并網”這兩個方面更應該給予足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