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Robin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3評論 | 17325查看 | 2013-05-29 10:27:00
CSPPLAZA研究中心:光熱發電對太陽(yang)輻照的要求較高,其基準(zhun)DNI要求為大于(yu)5kWh/m2/天的輻照強度(du)。在(zai)一定的DNI下,solar multiple(太陽倍數)和capacity factor(容量(liang)因子(zi))對一個光(guang)熱電站的(de)設計至(zhi)關重(zhong)要。下圖1對太陽倍數與DNI和滿負荷運行時長(決定了容量因子的大小(xiao))的關(guan)系進(jin)行了分析(xi):

圖1(數(shu)據來源TRIEB, ETAL)
其中選取的參考點為:Andasol-1槽式光熱電站裝機50MW,當地DNI2136kWh/m2/年,儲熱7.5小時。Nevada Solar 1槽式(shi)光熱電站裝機64MW,當地DNI2606kWh/m2/年(nian),儲熱0.5小時(shi)。
容(rong)量(liang)因(yin)子(zi)是(shi)考(kao)慮一個光熱電站年發電小時數(shu)的重(zhong)要數(shu)據,為使容量(liang)因子達到理想(xiang)值,光熱電站設(she)計時(shi)都考(kao)慮將太陽倍數(shu)以一定的(de)數(shu)值(大于1)進(jin)行(xing)設(she)計,無儲熱光熱電站的(de)設(she)計一般的(de)太陽倍數(shu)設(she)定在1.3~1.4之間。
下圖2則展示了在不同的太陽倍數下,容量因子和儲熱時長的關系。圖1和圖2都表明,太陽倍數越高,則容量因子越大,兩者成正相關。一定的太陽倍數下,儲熱時長也影響到容量因子的大小。

圖(tu)2:(數據來源TURCHI)
但太陽倍數提高則會導致光場系統的投資上漲,從而導致LCOE升高,因此,太陽倍數絕非越高越好,電站設計中需要在太陽倍數和容量因子、LCOE、儲熱時長中尋求平衡點。如圖3所示,表明了一個槽式電站理想的最低的LCOE的實現環境為:太陽倍數為3,儲熱12小時。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太陽倍數為1.5的無儲熱電站、太陽倍數為2儲熱6小時的電站的LCOE與其相差并不太大,因此應根據其他電站設計的實際要求來衡量儲熱等系統的設計。

圖3(數據(ju)來源(yuan):ANDERS)
附:solar multiple太(tai)陽倍(bei)數:對于特定的設計點,吸熱(re)器輸出(chu)熱(re)功(gong)率(lv)與透平機組額定熱(re)功(gong)率(lv)之比,反映了集熱(re)系統容(rong)量(liang)與發電系統容(rong)量(liang)之間的差(cha)別(bie)。
capacity factor容量(liang)因子(zi):太(tai)陽能熱發電站(zhan)在規定(ding)時間段內(nei)實際輸出(chu)(chu)的(de)電量(liang)與滿負荷條(tiao)件下輸出(chu)(chu)電量(liang)之(zhi)比,時間段一般為年(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