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18346查看 | 2012-11-25 20:12: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線性菲涅爾反射鏡聚焦太陽能于集熱器,直接加熱工質水。反射鏡和集熱器合稱聚光系統,在電站中,該聚光系統一般布置為三個功能區:預熱區、蒸發區和過熱區。工質水依次經過這三個區后形成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
線性菲涅爾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主要特點為:
1) 聚光比一般為10~80,年平均效率10%~18%,峰值效率20%,蒸汽參數可達250~500℃,每年1MWh 的電能所需土地約4~6平方米。
2) 主反射鏡采用平直或微彎的條形鏡面,二次反射鏡與拋物槽式反射鏡類似,生產工藝較成熟。
3) 主反射鏡較為平整,可采用緊湊型的布置方式,土地利用率較高,且反射鏡近地安裝,大大降低了風阻,具有較優的抗風性能,選址更為靈活。
4) 集熱器固定,不隨主反射鏡跟蹤太陽而運動,避免了高溫高壓管路的密封和連接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增加。
5) 由于采用的是平直鏡面,易于清洗,耗水少,維護成本低。
線性菲涅爾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仍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需要不斷提升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反射鏡。生產更薄或含鐵量更少的反射鏡襯底,提高鏡子的反射率;鏡面涂抹防污染和憎水涂層,降低維護和清洗費用。
2) 集熱管。主要是表面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的改進。能夠耐600℃的高溫,并且在太陽能光譜范圍內的吸收率超過96%;自身的發射率在400℃時可降至9%,600℃時可降至14% 以下。目前涂層的吸收率約為95%~96%,自身發射率在400℃時高于10%,580℃時高于14%。
3) 支撐結構。包括支架和鏡架的設計和材料選取。設計更為合理且經濟的支撐結構,選取合適的材料,可大大降低投資成本。
4) 蒸汽參數。目前,商業化運行的菲涅爾電站的蒸汽溫度尚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提高蒸汽溫度則可相應提升發電效率。
5) 儲熱系統。具有儲熱系統的商業化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電站已被證明是可行的。目前,工業界正在尋找相變儲熱材料和開發高比熱的直接蒸汽儲熱技術,有望在2015 年獲得突破性進展。
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采用緊湊型排列,土地利用率高,且系統下面可建停車場、養殖場等。由于風阻較小,抗風能力較強,集熱系統可放置于建筑物頂部。另外,我國太陽能較豐富的地區一般風力也會比較大,尤其是北方地區,因此,應用該技術存在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