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 0評論 | 3882查看 | 2017-08-31 13:51:00
近日,國(guo)家發展(zhan)改(gai)(gai)革委(wei)振興司(si)(si)、財(cai)政部預算司(si)(si)、國(guo)土資(zi)源(yuan)(yuan)部規劃司(si)(si)、統計局城(cheng)(cheng)市(shi)(shi)司(si)(si)聯合召開2016年度資(zi)源(yuan)(yuan)枯(ku)竭(jie)城(cheng)(cheng)市(shi)(shi)轉型(xing)(xing)績效考核工作座談會(hui)。國(guo)家發展(zhan)改(gai)(gai)革委(wei)振興司(si)(si)司(si)(si)長(chang)周建平表(biao)示,未來將從5方面采(cai)取措施推動資(zi)源(yuan)(yuan)枯(ku)竭(jie)型(xing)(xing)城(cheng)(cheng)市(shi)(shi)轉型(xing)(xing)發展(zhan)。重點聚焦特殊困難地區,著力(li)推進轉型(xing)(xing)發展(zhan),加快(kuai)培育經濟(ji)發展(zhan)新動能。同時,要做好應(ying)對經濟(ji)長(chang)時間(jian)低位(wei)運行的(de)準備。
周建平表示,推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大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并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政策儲備、風險防備,加快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
周建平介紹,未來將從5個方面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轉型。包括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動作為,做到目標、自我定位、發展思路、保障措施四個明確;做好應對經濟較長時間低位運行的準備,做好打長期戰的思想準備,盡早徹底轉型;注重謀劃創新引領,提高轉型的質量和效益,創造條件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四新”經濟,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調整結構促進轉型,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若干特色優勢明顯、技術水平先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替代產業集群;聚焦特殊困難地區,著力推進轉型發展。其中,獨立工礦區、采煤沉陷區的轉型發展是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要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加快推動困難地區轉型發展。
北京大學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指數報告顯示,我國有近一半的資源型城市面臨嚴重的轉型問題,資源型城市進入了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虹表示,資源型城市發展需要重視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改變原來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尋找新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把握轉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