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 0評論 | 4477查看 | 2017-05-24 10:03:01
據(ju)中國證(zheng)券網消息,中關村儲(chu)能產(chan)業(ye)技術聯盟(meng)23日發布(bu)的(de)《儲(chu)能產(chan)業(ye)研(yan)究白皮(pi)書》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儲(chu)能技術總裝機規模將達到44GW。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同比增長4.7%。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累積裝機規模占比最大,為59%,同比增長78%;熔融鹽儲熱在國內的應用還比較少,去年底僅有在青海投運的10MW熔融鹽儲熱項目,該項目也是全球第三座規模化熔融鹽儲熱塔式光熱電站。
據了解,目前中國應用的儲能技術主要分為三類:以抽水蓄能和壓縮空氣儲能為主的物理儲能;以熔融鹽為主的儲熱技術;電化學儲能。
白皮書指出,中國儲能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政策的支持、電力體制改革各項配套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裝機及發電比例的增加、儲能技術成本下降等幾個主要因素的驅動。同時儲能市場的真正爆發和持續發展也需要可盈利商業模式的建立和成熟。未來,中國的能源變革、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都將給儲能產業和市場創造巨大的商機,儲能技術的發展優化也將更貼近市場和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