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4689查看 | 2017-03-29 09:56:24
在今(jin)年(nian)的(de)政(zheng)府工作報(bao)告中,李克強總(zong)理(li)指出,2017年(nian)要堅決打好藍(lan)天(tian)保衛(wei)戰。二(er)氧(yang)化硫、氮氧(yang)化物排放量(liang)要分別(bie)下降(jiang)3%,重點(dian)地區(qu)細顆粒(li)物(PM2.5)濃度(du)明(ming)顯下降(jiang)。
李克強總理表示,治理霧霾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問題;二要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四要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五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
可見,燃煤污染問題已成為治理霧霾的重中之重。我國實施“電能替代“、”煤(油)改氣“的步伐也在加快。
霧霾,你從哪里來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這是三個哲學終極問題。我們將這三個問題問霧霾,特別是“你”從哪里來。
按學術專家的說法:霧霾可分為“一次顆粒”和“二次顆粒”,“一次顆粒”是化石燃料燃燒直接排放的顆粒,約占顆粒總量的24%,“二次顆粒”是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氣態污染物與空氣中的相關物質發生氣溶膠反應形成的顆粒,對霧霾貢獻較為突出,占50%左右。區分霧霾顆粒是“一次”還是“二次”太傷腦細胞,筆者喜歡直白痛快,從根子上說,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是產生霧霾的源頭。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80%,其中煤炭占比超過60%,從能源消費結構看,煤炭燃燒排放對霧霾的產生“居功至偉”。
發電用煤約占我國全部商品煤消費量的50%,發電是煤炭集中利用的主要方式,電力是煤炭消費的主力軍。由于燃煤電廠都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設備,脫除率超過90%,經過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機組,其排放到煙氣中的污染物可以控制到和天然氣燃燒相近甚至更低。
除集中利用外,在工業、采暖、農村生產生活等領域,我國還有近百萬臺中小鍋爐,它們以散燒的方式消耗了7-8億噸原煤。由于在每臺中小鍋爐后面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裝置成本太高,大量散燒煤都是直接燃燒排放。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大跳,測算表明,散燒一噸煤的污染物是大型超凈鍋爐所排放污染物的20倍以上,簡單地換算,8億噸散燒煤的排放相當于160億噸煤炭集中利用產生的污染,約為全部燃煤電廠排放的8倍、8倍、8倍、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緣”來是你,“源”來是你,原來霧霾的真正“元兇”是散燒煤,而不是已安裝脫硫、脫硝、脫粉塵的燃煤電廠,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花大力氣、大價錢去升級已安裝污染物控制的大電廠追求超低排放(低于天然氣電廠排放),但霧霾治理效果卻不明顯;為什么一到霧霾的季節,天空彌漫的全是煤煙味,滿城盡是燒烤味;為什么在我國北方地區,一入冬,霧霾就如期而至,“冬霾”明顯要醇于“夏霾”;為什么“好霾”知時節,每逢佳節,“閱兵藍”、“APEC藍”和“兩會藍”會精準到來。
除散煤燃燒外,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制造霧霾的第二大“元兇”。我國是柴油消耗大國,每年消耗超過1.6億噸柴油,由于部分車輛使用未達標的柴油,以及部分機動車沒有安裝尾氣處理系統,汽車尾氣中污染物排放較高。據相關研究,在北京、南京等城市,機動車輛排放污染物對霧霾的貢獻率約25%。
治理,你向何處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找到霧霾源頭,探明霧霾“真兇”后,為解決好國人普遍關心的空氣污染問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在控制煤炭消費上下力氣,在終端能源清潔能源替代上發力,即“十三五”我國要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大力實施“電能替代”和“煤(油)改氣”,大幅提高終端能源清潔化水平。
開展煤炭消費減量行動。煤炭是我國的主力能源品種,在過去幾十年間,煤炭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為構建節約高效、清潔低碳的社會用能模式,煤炭首當其沖,《規劃》提出要嚴控煤炭消費總量,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要嚴格實施減煤量替代,其他重點區域實施等煤量替代,推進浙江清潔能源示范省,寧夏新能源綜合示范區,青海、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在具備資源條件和發展基礎的地區建設一批智慧能源示范城市(鄉鎮、園區、樓宇),積極推進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煤行業節能減排改造。到2020年,要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58%以下,目前看,減煤行動初見成效,2016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4.7%,煤炭消費比重下降1.7個百分點。
大力推進(jin)(jin)(jin)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替(ti)(ti)代(dai)(dai)行動。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清潔、安全、高效、便捷,在終(zhong)(zhong)端(duan)(duan)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消費(fei)(fei)環節(jie),是替(ti)(ti)代(dai)(dai)直(zhi)燃煤(mei)(mei)、直(zhi)燃油的有效方式。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替(ti)(ti)代(dai)(dai)有利于提(ti)升(sheng)我國(guo)電(dian)(dian)氣化(hua)水平,提(ti)高人民生活質量,有利于部分工業(ye)行業(ye)提(ti)升(sheng)產品附(fu)加值,促(cu)(cu)進(jin)(jin)(jin)產業(ye)升(sheng)級。據測(ce)算,到2020年我國(guo)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替(ti)(ti)代(dai)(dai)潛(qian)力空(kong)間理論上可(ke)(ke)(ke)達1.2萬(wan)億千瓦時,相當(dang)于可(ke)(ke)(ke)減(jian)少直(zhi)燃標煤(mei)(mei)4億噸,減(jian)排二氧(yang)化(hua)碳9.9億噸,減(jian)排二氧(yang)化(hua)硫、碳氧(yang)化(hua)物、粉塵等1851萬(wan)噸,對促(cu)(cu)進(jin)(jin)(jin)節(jie)能(neng)(neng)(neng)(neng)減(jian)排、改(gai)善生態環境將(jiang)發揮重要作用。《規劃(hua)》研究表(biao)明,“十三(san)五(wu)”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終(zhong)(zhong)端(duan)(duan)消費(fei)(fei)環節(jie)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可(ke)(ke)(ke)替(ti)(ti)代(dai)(dai)散(san)燒煤(mei)(mei)、燃油消費(fei)(fei)總量約1.3億噸標煤(mei)(mei),如燃煤(mei)(mei)發電(dian)(dian)這樣的煤(mei)(mei)炭集中利用比(bi)(bi)例可(ke)(ke)(ke)提(ti)高1.9個百分點,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占(zhan)終(zhong)(zhong)端(duan)(duan)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消費(fei)(fei)比(bi)(bi)重可(ke)(ke)(ke)提(ti)高4個百分點以(yi)上,電(dian)(dian)能(neng)(neng)(neng)(neng)占(zhan)終(zhong)(zhong)端(duan)(duan)能(neng)(neng)(neng)(neng)源(yuan)(yuan)(yuan)消費(fei)(fei)比(bi)(bi)重可(ke)(ke)(ke)達到27%。
大力推進煤(油)改氣。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能源,在居民生活、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中,替代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產生污染較多的燃煤,有較大的潛力,在交通領域,推廣天然氣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環衛車、重型卡車和液化天然氣船舶,減少石油消費,同樣前景廣闊。《規劃》提出,“十三五”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為重點,推進重點城市“煤改氣”工程,增加用氣450億立方米,替代燃煤鍋爐18.9萬蒸噸。氣化各類車輛約1000萬輛,配套建設加氣站超過1.2萬座、船用加注站超過200座。
未來,你開啥樣花
自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起,煤炭消費壓減任務就分解到京津冀等重點省區,“電能替代”、“煤(油)改氣”實施已經啟動。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強調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電能替代”、“煤(油)改氣”實施步伐也在加快,2017年國家將出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霧霾嚴重地區散煤取暖清潔化,筆者認為,“電能替代”、“煤(油)改氣”將在以下領域施展手腳。
電能替代在以下四大重點領域展開。一是北方居民采暖領域,主要針對燃氣(熱力)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城區、郊區、農村等還大量使用散燒煤進行采暖的,使用蓄熱式電鍋爐、蓄熱式電暖器、電熱膜等多種電采暖設施替代分散燃煤設施。二是生產制造領域,結合產業特點和大氣污染防治與產業升級需要,在工農業生產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灌溉等。三是交通運輸領域,主要針對各類車輛、靠港船舶、機場橋載設備等,使用電能替代燃油,促進交通運輸“以電代油”。四是電力供應與消費領域,主要是滿足電力系統運行本身的需要,如儲能設備可提高系統調峰調頻能力,促進電力負荷移峰填谷。
“煤(油)改氣”主要在以下領域展開。一是居民采暖領域,在新建居住建筑、賓館、商廈、寫字樓等,采用燃氣鍋爐、燃氣壁掛爐采暖,具有舒適、便捷、經濟和環境效益好的優勢;二是工業生產領域,在特種鋼、陶瓷、玻璃、煉油廠、氧化鋁等工藝生產過程,采用燃氣鍋爐,可以大幅減少粉塵等排放;三是農業生產領域,在農業溫室大棚等場所,采用溫室燃氣輻射采暖方案,更加環保經濟;四是居民產廚炊洗浴領域,進一步普及使用燃氣灶、燃氣熱水器等電器,替代“瓶裝氣”、“水煤氣”等,更加安全便捷。五是“燃氣交通”領域,鼓勵固定線路的城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載客汽車、環衛車和載貨汽車等運輸車輛、內河、湖泊和沿海的運輸船舶使用LNG(液化天然氣),在公交、出租、公務用車等領域,大力發展CNG(壓縮天然氣)汽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
當前多地政府已經開始推動“電能替代”、“煤(油)改氣”政策真正落地實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十多個省份已陸續出臺“電能替代”、“煤(油)改氣”的實質性補貼政策,設立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