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網 | 0評論 | 4444查看 | 2016-10-20 09:19:28
可再(zai)生能(neng)源發(fa)展(zhan)問(wen)題近年(nian)來備(bei)受關注。國(guo)家能(neng)源局華東監管局市場監管處處長劉平凡10月18日在(zai)“尋求中國(guo)綠(lv)(lv)色能(neng)源發(fa)展(zhan)之路·建設中國(guo)第一條綠(lv)(lv)色能(neng)源通道(dao)高峰(feng)投資(zi)論(lun)壇(tan)”上(shang)表示,截(jie)至(zhi)2015年(nian)底,我國(guo)風(feng)(feng)電光(guang)伏裝機規模已(yi)位(wei)居世界首位(wei),但仍存在(zai)三北地區(qu)棄(qi)風(feng)(feng)棄(qi)光(guang)、財政(zheng)補(bu)貼(tie)資(zi)金缺口較大和融(rong)資(zi)難問(wen)題,相(xiang)關部門正研究(jiu)制(zhi)定(ding)可再(zai)生能(neng)源電力綠(lv)(lv)色證書交易制(zhi)度,將差價(jia)補(bu)貼(tie)轉為定(ding)額(e)補(bu)貼(tie)。
“截至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達到550億元。”劉平凡在上述論壇上表示。
該論壇由北方新能源產業發展聯盟和包頭市發改委主辦,論壇以包頭新能源發展為樣本,與會人士就新能源發展的前景、問題及對策展開熱議。
劉平凡說,“十二五”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新能源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風機裝備領軍企業已具備自主研發能力,達國際先進水平,光伏的研發水平和裝備制造水平均已形成國際競爭力和完整產業鏈。”
但大發展背后存在的問題卻也不容忽視。
劉平凡在論壇上指出,新能源發展目前主要面臨三大問題,首先三北地區中的部分地區受供需形勢、冬季供暖、網架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大量浪費。
其次,財政補貼資金缺口較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達到550億元,原有補貼模式難以為繼,各方反應強烈。
第三,項目融資方面的支持有待加強。劉平凡說,目前,分布式光伏項目還缺乏明確的產權登記制度,在未來的運營效益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傳統金融機構的支持只是一些試點,未大面積展開。
“目前是按傳統融資方式融資,成本和風險較高,基本靠傳統商業貸款,利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劉平凡說道。
劉平凡表示,今年春節到7月份,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連續出臺了十多份文件,但補貼資金的缺口仍在加大。
“下一步,主要應通過創新機制,嚴格通過市場和競爭優化配置資源。”劉平凡介紹道,目前有關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交易制度,將差價補貼轉為定額補貼。
此外,劉平凡還指出,相關部門也在探索制度創新,通過部分地區各種類型的示范形成引領作用,使新能源建設由目前的相對無序狀態逐步規范化,而新能源發電成本近年來下降明顯,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