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 0評論 | 4584查看 | 2016-03-30 10:24:04
2016年,我國“十三五”規劃正式啟動,能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結構調整、消費轉型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
2016年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要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
眼下,我國經濟正在著力調整發展方式,發展新動能,推動舊動能改造升級,能源行業要對原有存量產能的結構優化,能源發展方式要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轉變。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優化趨勢。如圖1所示。
圖1: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占比圖
與2012年相比較,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其中,煤炭消費作為主力軍,結構占比下降明顯,達4.5%;石油、天然氣及其他能源消費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別為1.1%、1.1%、2.3%;清潔能源消費上升比重最為顯著,達3.4%。
針對“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預測,日前,中國電力新聞網、中電傳媒微博微信論壇、中電傳媒電力數據調查中心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微話題活動,發布調查問卷,廣泛征集意見,結果如圖2所示。
圖2:“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消費格局調查結果圖
調查結果顯示,67.65%的(de)人(ren)群(qun)認為第三產業(ye)用(yong)能(neng)(neng)將(jiang)飆(biao)升,對能(neng)(neng)源消(xiao)(xiao)費(fei)結構(gou)轉型持(chi)(chi)樂觀(guan)態(tai)度;18.82%的(de)人(ren)群(qun)認為我(wo)國(guo)工業(ye)用(yong)能(neng)(neng)仍將(jiang)保持(chi)(chi)70%以上,認為我(wo)國(guo)“十三五”時期能(neng)(neng)源消(xiao)(xiao)費(fei)改(gai)(gai)革存在挑戰;13.53%的(de)人(ren)群(qun)對能(neng)(neng)源消(xiao)(xiao)費(fei)結構(gou)改(gai)(gai)變持(chi)(chi)有謹慎態(tai)度。
問卷調查中,有專(zhuan)家(jia)認為,“十三(san)五(wu)”的能源發展將(jiang)在(zai)總(zong)量上與經(jing)濟更加協調(diao)發展,在(zai)結構上進一(yi)步(bu)調(diao)整,向綠(lv)色、低碳邁(mai)進。
煤電雖占絕對地位但比例進一步降低,煤電的超低排放成為常態要求;燃氣電廠有望穩步增長;核電因施工周期長在“十三五”投產的不會太多;風電中,海上風電將迎來發展機遇并向6MW級發展;在繼續發展太陽能光伏的同時,太陽能光熱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水電方面,大的項目如烏東德進入建設期,抽水蓄能電站也將有大的發展,以配合間歇式可再生能源以及核電發展,滿足調峰調頻的要求。
專家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向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轉型,政府決心和市場機制將決定其步伐和速度,特別在民用消費領域尤為明顯。
基層電力企業職工對此也發表了看法,南(nan)網超(chao)高(gao)壓公司(si)員工佘(she)亮說,2015年第三產(chan)業電(dian)(dian)量增(zeng)(zeng)速7.5%,居民生(sheng)活用電(dian)(dian)增(zeng)(zeng)速5%,全社(she)會(hui)電(dian)(dian)量增(zeng)(zeng)速0.5%,第二產(chan)業大概占全社(she)會(hui)用電(dian)(dian)量的75%;2016年一季度第三產(chan)業電(dian)(dian)量增(zeng)(zeng)速7.9%。
“十三五”時期,通過調整結構、化解過剩產能,以及單位能耗的降低,將進一步降低第二產業電量占比(其中重工業占第二產業電量的8成)。同時,交通運輸(電動汽車)、倉儲、商業餐飲、金融、公用事業等第三產業有很大增長空間。所以,第二產業應該會降到70%以下。
該公司修試中心員工劉若楠、楊光源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基本形成“五基兩帶”能源開發布局,同時可再生能源增速大幅提高。這樣的布局,可以看出國家能源戰略是體現品質清潔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首要任務。在能源結構方面,預計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占比將進一步上升,煤電占比將逐步下降。
“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取得了良好成績。“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能源改革發展,推進能源革命,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對于能源消費結構改革抱有極高的關注度,對于第三產業用能的前景十分看好。我們相信,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將極大激發經濟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續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