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2016兩會的11個能源看點
來源:無所不能 | 0評論 | 7090查看 | 2016-03-03 10:32:01    
  1、“十三五”能源規劃&專項規劃:怎樣實現能源轉型?

  今年年初,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能源十三五規劃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努爾·白克力表示,近兩年能源發展出現新特征,主要表現在消費增長減速換擋、結構優化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開始轉換三個方面。未來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怎么確定,能源結構怎么調整,發展動力怎么培育和轉換,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論證。要把握好時間進度和質量,力爭早日形成規劃送審稿,并做好省級能源規劃審批工作。

  2、電力改革:如何深化?

  2015年電力改革進展加速,從9號文、六大配套文件正式發布,到100多家售電公司成立,兩大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建立,此次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致輪廓初顯,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細節問題也將逐一解決。據了解,《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電力市場監管辦法》《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已完成,《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有序放開配電業務管理辦法》等多個配套細則正在擬定中。

  3、央企混改:標準和底線是什么?

  繼去年9月中央發布《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去年底三部委聯合出臺《關于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后,今年2月,國資委公布了關于國企“十項改革試點”的落實計劃。國資委透露,目前試點遴選工作仍在進行,今年上半年將確定首批試點企業,下半年則正式啟動試點。關于混改,控制權或話語權的爭論一直熱度不減,混改企業中推廣員工持股方案也備受關注,像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能源大企業,如何把標準和底線定義明確,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4、綠色金融:戰略路線圖會出現嗎?

  在今年的G20會議上,作為主席國,中國中國把綠色金融作為一項重要議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曾表示,中國綠色金融產業正面臨5大挑戰:中國擁有巨大的綠色融資需求;中國綠色金融供給存在著嚴重不足;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缺乏綜合法律保障體系;缺乏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國家層面協調機制;沒有一個中國綠色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清晰戰略路線圖。也就是說,大家都看到了綠色金融的巨大潛力,但無論是法律上、還是經濟上都還沒有章法可循。

  5、核電:如何實現規模化發展?

  2015年堪稱中國的核電年:核準、開工和商運機組達四年內峰值;中電投&國核技成功重組,成立國電投集團;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功邁出國門。與此同時,《原子能法》、《核安全法》依舊處于進行時,核能立法缺失與中國核大國地位的不相稱愈加顯眼。此外,核電重啟后,如何利用多元資金實現規模化發展,將原本市場化程度極低的核電企業推進市場,使其在管理經營、融資和國際并購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6、新能源汽車:如何保持持續健康增長?

  2015年,電動汽車出現爆發式增長。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顯示,到2020年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將持續增長。但是隨著國家對于新能源車補貼額度的逐年減少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如何健康增長?

  7、可再生能源補貼:什么時候能按時發放?

  為了滿足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并且彌補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從201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從之前的1.5分/千瓦時提高到1.9分/千瓦時。對于這個能源人普遍關注的問題,真的會有代表委員提到嗎?

  8、可再生能源上網:政策如何落地?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棄風率飆升至15%,棄風現象最嚴重的甘肅省甚至高達39%,創史上新高,多省份棄光率接近三成。盡管《可再生能源法》和相關配套文件中均有可再生能源電優先上網的規定,但實際落地情況并不理想。可再生能源電上網問題將如何解決?

  9、智慧能源:頂層設計如何推動發展?

  近日,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能源互聯網是推動我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戰略支撐,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綜合效率,推動能源市場開放和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能源國際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有關部門將如何推動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10、煤炭產能過剩:大范圍裁員會出現嗎?

  1月,國務院多次召開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會議。2月上旬,《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出臺。各地紛紛制定、出臺煤炭去產能方案,推進供給側改革。化解煤炭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無疑是2016年的一大戰役。

  11、霧霾:我們還能為治霾做些什么?

  2015年末的幾場霧霾,讓治霾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事實上,進入21世紀,我國的大氣治理力度逐年加大,有關部門公布的空氣污染物指數總體趨勢是不斷下降。為了降低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燃煤給空氣帶來的污染,近年來,脫硫、脫硝已經成為必備設備,到2015年,幾乎所有的火力發電廠都裝備了脫硫和脫硝設備。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為治霾做些什么?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