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CSPPLAZA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9592查看 | 2016-01-27 17:4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由中國光熱發電行業唯一的專業媒體商務平臺CSPPLAZA主辦、首航光熱聯合主辦、中控太陽能、江蘇太陽寶和百吉瑞新能源聯合協辦,中海陽贊助晚宴的以“示范熱潮下的通力協作”為主題的中國光熱示范項目開發全產業鏈合作峰會暨CSPPLAZA2016新年匯于1月16日~17日在京盛大召開!平安銀行綠色能源中心總經理陶忠維出席本屆大會并發表演講。
陶忠維在演講中從光伏項目融資案例角度介紹了太陽能發電項目融資經驗,對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的融資問題做了很詳盡的系統性的對比分析。
下面刊出的是陶忠維演講的主要內容:(注:本文根據速記和錄音資料整理,文章內容未經演講者本人審閱,可能存在細節上的疏漏。)

圖:平安銀行(xing)綠色能源中心總經理陶忠(zhong)維(wei)發(fa)表演講(jiang)
陶忠維:各位領導、專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夠參(can)加這次光(guang)(guang)熱(re)大會,我作為(wei)一名學生(sheng),光(guang)(guang)熱(re)這塊接觸的(de)特別少,也(ye)沒有(you)仔(zi)細的(de)研究,覺得確實對行業來(lai)說也(ye)是比較(jiao)陌生(sheng)。今天我的(de)發言主要從光(guang)(guang)伏的(de)融(rong)資來(lai)給光(guang)(guang)熱(re)后面的(de)融(rong)資來(lai)做一些(xie)借鑒。
第一個題目如何破解融資難的問題,融資難目前可再生能源,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目前在光伏融資難的問題很多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我06年加入了國家開發銀行,我就做光伏這塊,后來開始反省,為什么在光伏發展過程中,從瘋狂跌入到低谷,雖然2013年過后光伏也起來了,但這個過程對于光熱后面的發展也是有很多借鑒的意義。
整個的過程我自己親身經歷,從06年因為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大面積的支持國家可再生和新能源發展,這個路線并沒有錯,包括到現在也很認同。這個政策是提出的新能源戰略,從發改委整個層面都很支持。這一輪瘋狂隨著歐債危機以后光伏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當時光伏主要的產品供應還是在于歐洲,主要是海外市場偏多,到2010年,中國、美國和日本在福島事件以后開始陸陸續續推光伏,光伏逐漸有所恢復,但是它融資難的問題依然是開行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其他的商業銀行從今年才逐步的打開,但大家對于光伏之前瘋狂的陰影中還沒有完全走出來。
現在光伏一線品牌企業目前產能跟不上需求,整個市場還是比較火的,但是融資還是遇到一定的難題,也沒有完全放開。主要的原因是國家補貼電價補貼延遲的問題。國電新能源拖欠的補貼加起來是40多億,協鑫一年的補貼加起來也有15億,所以補貼不到位也是很大的影響。
光伏組件質量的問題,08、09、10年很多光伏電站用了大量的庫存品,主要是質量不過關,導致我認為中國至少有30%到40%光伏電站未來四五年內有可能很多根本不能發電,通過機構的檢測,很多光伏電站存在大量的質量問題。今天光熱發電行業來的人很多,也是我比較吃驚的,因為一個行業剛剛起步,有這么多人關注這個行業,首先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產品質量,沒有很好的品牌,會使這個行業融資越來越不健全,銀行會發怵。光伏在最開始時候融資很暢通,后來出現了問題,融資就沒有那么順暢了。對于光熱這部分,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質量問題逐步的提高。
新能源項目目前是靠補貼,補貼電價的問題,什么樣的補貼電價能夠比較合適,也能夠讓銀行有所接受,比如開發銀行在新能源行業中政策性銀行有很多標桿性的政策出臺,能夠為其他銀行帶來一些借鑒,發改委和國家開發銀行,光伏也是發改委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出臺光伏支持政策,這一塊光熱發電可以聯系國開行出臺政策,來解決光熱發電的困局。
2016年應該(gai)是光(guang)熱發展的(de)(de)元(yuan)年,我覺得今天到場這么多人,也為(wei)我樹立(li)了很(hen)強的(de)(de)信心,能(neng)有這么多人關注于為(wei)中國新(xin)能(neng)源事業奉獻,從我自(zi)己(ji)的(de)(de)角(jiao)度來說也是比較佩服的(de)(de)。
下面談,一部分是貸款、另一部分是投資,之前我一部分精力是國開行是做項目融資,主要是做貸款類的,后來來了平安項目貸款也做,但是更多的是做投資和產業基金、股權投資和上市方面。
貸款第一個部分是項目建設期,一般會提供設備采購的過橋貸款,這種過橋貸款在于項目事項審批并不全的時候,這個時候項目貸款不能按時發放,中國基本上很多項目都是提前建設,提前建設設備的采購通常是通過設備采購貸款,這種采購貸款有1到2年期限,項目能夠提前的建成也可以提前發電,讓項目也能更快的審批通過,申請到項目貸款提供一些便利。
設備采購貸款四大行和商業銀行,它們是比較熱衷于做先期的過橋,但是這種過橋需要擔保方的實力很強。
第二是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涉及到兩塊,一塊是資本金,一是企業自籌,另外是項目貸款,目前新能源發電項目一般資本金比例要求20%、貸款比例80%的配比。貸款的期限,光熱發電貸款期限應該是20年以上才能滿足于還款的要求,現在光伏能做到8到10年左右,光熱因為成本更高大概要做到20年左右。隨著造價的下降期限肯定會越來越短,目前來說能夠與支持的銀行,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和四大行,對于20年期的貸款是有一定的競爭力,項目貸款關注點,通常是事項審批、規劃、環評和發改委的一些核準,我對光熱的項目審批并不是很了解,對于審批合規性是銀行做項目融資比較關注的方面。
項目融資也很關注于借款方做光熱發電的背景,基本上要比較有經驗,現在做光伏目前來說基本上光伏發電要求持有電站規模是300兆瓦左右,作為門檻線,如果低于300兆瓦以下,從我來說基本上不會去大規模來做,因為要考慮對項目運營能力和項目所有的經驗,這是比較重要的。
補貼電價的問題,補貼電價涉及到項目還款現金流的測算,究竟是批20年還是15年,因為要進行整體的匹配。建議光熱的項目肯定要用比較長期的項目融資貸款來進行匹配,有些企業為了圖省事可能選擇短期的貸款,比如3年,這樣的方式對企業來說資金鏈會越來越緊,目前在圈子里也知道,現在上市公司做光伏電站上市公司很多,更多的上市公司因為剛開始起步開發,電站持有規模比較小,所以更多的愿意去接一些短貸來替代長貸,導致資金鏈越來越緊,這種企業也是會盡量防范的,盡量不要接短期貸款,雖然短期內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資金鏈會越來越緊,有可能只要某一個銀行發生了相關問題可能你的企業就破產了,項目規范情況下盡量選擇于中長期貸款來作為自己的首選。
光伏這部分也是逐步在做,我把這個方面作為我的經驗重要的突破口,資產證券化。綠色信貸,無論從央行綠色債券的發行還有可再生能源資產的資產證券化,光伏資產證券化目前成本在百分之六點幾左右,截止到目前市場空間是比較大的,現在也正在逐步做光伏資產證券化,我們和保利協鑫出200多萬的資產證券化,也逐步來推進,來解決企業融資問題。
第二個主要方面在于投資,投資主要是做了產業基金,對于給光伏貸款做資本金的部分,一般來說是20%的部分,一般讓企業出8%資金,8%的資金可以撬動92%的融資,通過產業基金的配比解決資本金的比例問題,這樣可以把杠桿比例放到1:10比例,目前在光伏領域用的比較多。保利基金設計了一個資金把杠桿比例是1:10,跟東旭光電也設計基金,先20%的1:4來配置,然后再配置中長期貸款,再按照1:4的比例來配置,這樣會使企業省更多的資金把企業的杠桿比例提得很高,為社會企業減負。
現在政府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呼聲比較響,復旦和北大、清華都在為新能源示范城市做規劃,我覺得這是可以借鑒的,特別是西部的政府,也可以通過政府PPP項目把光熱和光伏項目包裝進去,我們可以匹配一部分啟動資金,但是啟動資金是假股權,有一部分資金是對企業具有造血功能,通過新能源示范城市項目逐漸激活,有了一定的流動性以后、有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以后相當于是一座城市新能源運作的平臺,通過這種模式來進行打造。
今天上午聽了會,覺得光熱發電感覺優勢性比較明顯,比光伏好的更多的是在于可以全天發電,對電網的調節功能也比較強,孫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