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Summer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041查看 | 2015-07-24 18:30:00
在摩洛哥,隨著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CSP電站將發揮極其重大的作用:其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足夠的持續的綠色電能、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在北非地區,CSP電站不僅僅為非洲大陸和地中海南部地區供應持續穩定的電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而且還促進了當地的區域發展。
這一結論被一份研究報告所證實,該報告由非政府組織”德國觀察“和德國伍珀塔爾研究所聯合撰寫。該報告的研究課題是:CSP電站對當地居民是否有長期的社會&經濟效益影響?是如何影響的?到哪種程度,CSP電站對當地居民的基本生計和需求會造成負面影響?

圖:光(guang)熱電站(zhan)(zhan)在北非沙漠科技計劃(hua)"Desertec" 中可發揮(hui)重大作用。(圖為DLR示范電站(zhan)(zhan))
該研究報告以北非摩洛哥瓦爾扎扎特160MW NOOR1電站為案例,旨在研究CSP電站對其周邊的影響效益。研究過程中調查了100,000名電站周圍的居民。
研究者Boris Schinke 和Jens Klawitter表示:“2011年聲勢浩大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影響深遠,民眾的自由民主和經濟訴求呼聲高亢。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必須要以公民的需求和愿望為出發點”。
NOOR1電站對社會發展的顯著效益
該報告主要提出了積極影響。德國觀察的Boris說:“NOOR1電站為周邊區域的居民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培訓機會和技能提升策略,改善了其公共福利、教育和醫療現狀。"
NOOR1電站對當地也有一些間接的積極效應。比如增強了原來比較分散的家庭紐帶關系,促進了反移民思潮的興盛,增加了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認識和興趣等。當然,這些只是報告所反映出來的積極影響中的一部分而已。
NOOR1項目是摩洛哥太陽能發展規劃中的一部分。設立NOOR規劃的目的在于確保居民的能源供應,滿足經濟生產的能源需求。
目前,由于95%的能源供應依賴進口,摩洛哥對NOOR系列電站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這個項目能夠改變其對能源進口的依賴,雖然國內的能源需求在不斷上升。
僅從2002年到2010年8年的時間里,摩洛哥的能源需求量就上升了7%。預計到2030年,國內能源需求量將增加3倍,其中電力需求量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翻兩番。
總的來說,摩洛哥在能源方面已經是未雨綢繆了,其在穩步推進2010-2030能源戰略的實施。摩洛哥希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42%的能源供應比例。
相比之下,歐盟的可再生能源規劃應用比例要小一些。歐盟對新能源的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供應比例的20%。今年(nian)6月份,歐(ou)盟(meng)委會(hui)會(hui)出臺的進度報告中(zhong)指(zhi)出,去年(nian)歐(ou)盟(meng)的可再生能源比例(li)已達15.3%。
摩洛哥的能源問題無萬全方案
伍珀塔爾研究所的Viebahn說:“從電站的負面影響角度考慮的話,有人支持使用化石能源或者其他類型的傳統能源,因為NOOR I電站也有不足的地方”。
Viebahn表示,“拋開研究報告中所說的積極影響,CSP電站確實不能全面解決摩洛哥的迫切能源需求。”此外,要重視電(dian)站對當(dang)地(di)水資源(yuan)的可能影響這個(ge)問題。他還說:“就目(mu)前(qian)而(er)言,當(dang)地(di)的培(pei)訓(xun)設施缺乏,對相關工人(ren)進(jin)行專門(men)的培(pei)訓(xun)是(shi)一大阻礙。”
報告指出,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需要摩洛哥一定的社會基礎支持。
德國觀察的分析師Schinke說:“摩洛哥的這個能源選擇問題與德國對于電網擴容這一話題上的爭論有相似之處。我們的研究發現,電站周邊的居民都呼吁需要高度的交流透明度,呼吁對項目的下一步計劃有及時的發言權。”
摩洛哥在瓦爾扎扎特還將建設兩個光熱電站,即NOOR2和NOOR3電站,預計2019年投運。這三個項目都建成后將會是全球最大的CSP電站綜合園區:500MW的上網裝機,足夠供應120萬人的用電需求。
與傳統能源相比,該項目利用的是取之不竭的太陽能,預計每年能減少60萬噸的CO2排放量,同時可以為摩洛哥節省一大筆能源進口資金。太陽能終歸是摩洛哥會予以足夠重視的能源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