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491查看 | 2015-05-21 18:24: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Masdar理工學院(MIST)和挪威混凝土儲熱技術公司NEST雙方于5月20日宣布,中東首個大規模的(de)高溫混凝(ning)土儲熱系統(tong)在Masdar理工大學建(jian)成。
這個1MWhth的示范項目建于Masdar理工學院的太陽能示范平臺上,由NEST和其它合作方共同完成。示(shi)范(fan)系(xi)(xi)統(tong)的儲(chu)熱溫(wen)度(du)超過400攝氏度(du),成功(gong)證明了這種高溫(wen)固態儲(chu)熱系(xi)(xi)統(tong)的低成本儲(chu)熱性能(neng)。
MIST主席Fred Moavenzadeh表示,“儲熱技術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特別是(shi)對(dui)于阿聯酋這樣的國(guo)家,白(bai)天太(tai)陽能資源豐富(fu),存儲后供夜間使用(yong)是(shi)很好(hao)的清潔能源利用(yong)方(fang)式。可以擴(kuo)大(da)阿聯酋的可再(zai)生能源應(ying)用(yong)比例(li)。”
MIST和NEST于2014年4月份達成合作,雙方在全球第一個基于二次反射原理的塔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基礎上進行了此次儲熱系統示范。
NEST公司正在全球范圍內推進其儲熱技術的商業化應用。Masdar理工學院和NEST則合作致(zhi)力于(yu)完善這(zhe)種技術的(de)成熟(shu)度,并證實這(zhe)種技術具(ju)有商(shang)業(ye)化(hua)規模(mo)(mo)化(hua)應用價(jia)值。該儲熱系統具(ju)有靈活的(de)可擴展性,目前正(zheng)在測試四個(ge)混凝土儲熱模(mo)(mo)塊, 商(shang)業(ye)化(hua)系統預計需要由(you)數百個(ge)模(mo)(mo)塊組成,具(ju)體取決于(yu)儲熱需求。
NEST公司CEO Christian Thiel則表示,“我們很高興與MASDAR理工學院成功合作,目前我們正在尋求新的方案來使我們的儲熱技術更適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需求。比如我們的儲熱系統可以與CSP結合應用于海水淡化,在發電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的光熱海水淡化應用。阿聯酋目前采用的是利用傳統化石能源實現電水聯產。”
儲熱型光熱發電可以實現持續的穩定供電,即便是在無太陽輻照的時候,這是光熱發電的發展潛力所在,但光熱發電的LCOE必須繼續下降,MASDAR和NEST合作進行低成本儲熱系統的示范就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光熱發電的成本。
Masdar太陽能研究所主席Nicolas Calvet博士表示,“我們正在示范的這一技術有潛力應用于下一代的CSP電站中,生產可全天候供電的低成本可持續電能。該技術的市場空間也不僅僅局限于CSP,其可以應用于存儲任何形式的熱能,包括工業廢熱。我們確信這種技術比其它的儲熱技術都更廉價,問題是我們需要確定到底其成本能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