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Alice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819查看 | 2015-01-27 11:2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中東地區在運行的最大光熱發電項目裝機100MW的Shams1光熱電站在2014年的實際運行表現已超出預期,這是該電站的開發(fa)商(shang)Shams電力公(gong)司日前對外宣布的消息。
Shams電力公司的高管表示,“在2014年,該電站的年發電量達到了近2.15億度,而設計發電量為年發(fa)電(dian)量1.93億度(du),實(shi)際發(fa)電(dian)能力超出(chu)預期約12%。”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發電量增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項目地的實際太陽能輻照表現高于預期,特別是在2014年(nian)的冬季。
在夏季部分時間,由于沙塵暴侵襲而不得不停止電站運行。該電站經受了最大風速達126千米/小時的狂風侵襲考(kao)驗,這種風速相(xiang)當于一次熱帶風暴或一級颶風。
這對該電站的抗風能力也是一項實際測試,最終證明其可以經受如此大的沙塵暴的襲擊,該電站總計采用了258048面反射鏡,但在2014年的沙塵暴襲擊中,僅有不超過30面反射鏡被損壞。這對于建在沙漠中的Shams1項目而言,損毀率已經十分低了。項目采用的是Flabeg的反射鏡。

圖 :2014年(nian)Shams1項(xiang)目月發(fa)電量(liang)
在2014年的11月,該電站進入了計劃內的關停維護期,這導致該月份的發電量大跌,但其實際發電量仍略高于預期的維護月發電量。
該電站的平均實際發電時長占比為98.22%(在達到電站啟動的輻照條件下,實際運行時長占總的可利用時長的比例),自耗電占比達到7.7%,這一比例也遠低于預期的12.4%的自耗電比例。
該電站在增加其運轉效率方面采用了特殊的方案,這得益于中東地區豐富且廉價的天然氣資源。通過燃燒天然氣對蒸汽進行二次加熱,進一步提高其溫度至540攝氏度,從而增加發電效率和發電量。這使其在某種意義上來看類似于一個ISCC電站。
Shams1項目的PPA購電協議簽約期為25年,收購方為阿布扎比水電公司(ADWEC),項目總投資6億美元,由阿聯酋Masdar公司(占60%股份),法國Total公司(占20%股份),西班牙Abengoa太陽能公司(占20%股份)三家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運營,于2013年3月17日正式投運。該電站早于2009年9月8日通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注冊,這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CDM機制下運行的光熱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