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風電電價醞釀下調 或加劇棄風限電
來源:中國經營報 | 0評論 | 6162查看 | 2014-10-25 12:40:00    
  “現在就是抓緊時間把裝機規模做上去,早發電一天,就多掙一些。”華能集團下屬的一家在建風電場主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發改委計劃將陸上風力發電的上網電價進行下調, 下調的幅度是2~7分錢。 2015年6月30日后投產的項目將受到這一調價的影響。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恩儀近日更表示, 今年三季度以來,由于受到限電和風資源下降的雙重影響,全國風電虧損面已經高達50%以上。

  多重擠壓下,風電企業掀起的這波“搶裝潮”,或使得行業內原本存在的“棄風限電”問題更為嚴重。

  風電電價或下調

  9月份,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了“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國內五大電力集團以及物價管理部門參加,會議專門討論風電上網電價下調事宜。

  “現在只是有這么一個構想,還沒有出正式的文件。”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告訴記者,2006年開始中國風力發電開始大規模發展,風電設備、技術等成本都明顯降低,風電機組已經由每千瓦8000元降到了4000元,按照國家的整體思路,風電電價要在2020年前和火電平價,所以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是大勢所趨。

  目前,中國風電上網電價執行的是2009年7月公布的電價政策。國家發改委在當年的《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將風電資源區劃分為四類,標桿電價分別執行0.51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和0.61元/千瓦時。這一電價政策在隨后的5年時間里,都未發生過改變。

  前述接近發改委的人士稱,發改委從2012年以來就開始籌劃下調風電上網電價相關事宜,在2012年和2013年價格司也召開了相關會議進行討論,但都未能形成決議。

  今年以來,關于風力發電下調的消息不斷傳出。

  2014年3月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在全國人大做出的《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出,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電價”,并將其作為今年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9月國家發改委“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的召開,業內普遍預期,醞釀了兩年多的風電上網電價下調一事或將加速推進。

  “搶裝潮”引發憂慮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研討會上,發電企業和地方物價部門都表達出調價幅度較大、希望降低幅度的訴求。

  “如果電價下調,對企業的影響肯定很大。”華能集團下屬的一位風場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臺1.5MW的風機每小時發電是1500度,一年有效發電時間為2000小時,風場的33臺機組的年發電量大約為9900萬度電。如果電價下調4分錢,那么一個風場將減少營收近400萬元。

  目前華能集團的風電項目裝機量全國第一,而各地在建的風電項目還有80余個,而包括五大電集團以及金風科技等幾家大型企業全國在建的風電項目也有300多個。如果風電上網電價下調落定,這些企業的營收或將影響超過10億元。

  上(shang)述華能(neng)人士(shi)告訴記者,每(mei)年(nian)四季度都是風(feng)電(dian)裝機的高峰期(qi),但受(shou)到電(dian)價可能(neng)調整的影響,目(mu)前公司在(zai)建(jian)的多個風(feng)電(dian)項目(mu)都在(zai)抓緊加工建(jian)設,希望(wang)趕在(zai)2015年(nian)6月30日之前建(jian)成投(tou)產,這樣上(shang)網電(dian)價將不受(shou)影響。

  風電企業掀起的“搶裝潮”,直接帶動了下游設備制造商的業務增長。

  “企業員工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廣東省一家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內部人士稱,現在公司每個月風電塔筒的產量為15~16臺,是此前8臺/月的兩倍,而員工也由此前的8小時變成加班至12小時。不僅如此,業主更是急著催貨,專門派出工作人員進駐企業監督,要求企業盡快生產。

  有業內人士判斷,“搶裝潮”將導致國內風電裝機容量明年6月30日出現大規模增長,由此將帶來更為嚴重的“棄風限電”問題。

  10月22日舉行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黃少介紹稱,國內風電棄風限電問題在2010年開始出現,2011年和2012年大幅增加,2013年雖然有所好轉,但是2014年上半年仍然表現得很嚴重,上半年全國棄風損失達到72億千瓦時,棄風率達到8.5%。

  其中華北、東北、西北這“三北”地區的棄風限電現象仍無根本好轉。例如,甘肅省2013年棄風電量達到31.02億千瓦時,占全國棄風電量的19.11%,棄風率達到20.6%,比全國棄風率10.74%的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公司在玉門的項目上網比例只有70%,電力輸出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經營。”中節能風力發電甘肅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在全國各地搶著上規模,南方的風電裝機若大規模上漲,雖解決了自身的用電緊張問題,但也會使得西北、內蒙古、東北等電力輸出省份的棄風現象更為嚴重。

  解決消納是核心

  “在國家能源局價格司召開了風電調價座談會后,公司股價一周時間從8.6元降到了7.5元,市值縮水了70多個億。” 李恩儀表示龍源電力利潤水平在今年也明顯下滑,其中有10多個項目出現虧損。

  “現在我們的項目是略有盈利,能夠維持生產。”華能海南一位風場主管告訴記者,一套風機設備的使用壽命約為20年,一般風場在風電設備投產8~10年后才開始盈利。但是目前西北、內蒙古等地由于限電問題仍較為嚴重,一些項目虧損面也較大。

  而對于風電上網電價問題,李恩儀認為,當前中國約0.5元/千瓦時的風電上網電價在世界范圍屬于偏低水平,而日本為1.4元/千瓦時;意大利、英國、加拿大、美國東部位于0.8~1元/千瓦時之間,德國、法國、丹麥位于0.6~0.8元/千瓦時,南非是0.5~0.7元/千瓦時。所以綜合來看,后期國家層面仍需要繼續加大對風電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證風電行業較為合理的盈利水平。

  在多位風電企業負責人看來,相對于風電的上網電價問題,目前風電行業亟需解決的仍然是消納問題。

  中節能甘肅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各地都在大規模規劃新能源項目,但配套的電網設施卻明顯落后,一個風電項目一年就能建成,但與之配套的電網工程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雙方不能實現同步投產,導致棄風限電一直存在。所以,必須調動電網公司的積極性,提前進行電網規劃。同時,在能源局等監管層面,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對風電等新能源發電進行全額保障性收購,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位官員證實,《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的最后修訂工作已經在9月完成,隨后將提交給國務院進行批準。目前,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有望在今年年底對外公布。

  10月22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稱,隨著風電優先上網和全額收購等政策的實施,希望能在2015年基本解決棄風限電問題。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