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碳道 | 0評論 | 6708查看 | 2014-09-16 09:41:15
日前,《借鑒國際機構經驗 共謀中國碳市場新格局》在天津召開。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國內履約處處長蔣兆理發表了題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我們面臨的挑戰與出路》的演講。
這次會上,蔣處長的講稿系統的梳理了中國建設國家碳交易體系的基本原則和路徑。講稿中指出,中央深改組將全國碳交易列為75項重大改革事項之一,稱之為“務必達成,不可動搖”。中國政府希望通過中國的碳交易實踐證明,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在發展中大國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同時蔣處長亦指出,全國統一碳市場與試點區別巨大,困難程度遠甚于試點,非簡單的擴大范圍。
現將此次演講中涉及的關鍵核心信息收錄如下:
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結合。以轉方式、調結構、控排放作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和降碳實效。
二是堅持政府監管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發揮市場在碳配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做好監管和服務。
主要目標:
通過給參與企業設定排放上限,推行碳配額管理實現合理控制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并通過建立起交易制度體系,以市場發現排放配額價格,賦予企業實現減排目標的靈活機制,激勵企業有效降低減排成本,切實落實各項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任務,從而推動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最終實現經濟和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階段性目標:
2014-2015:準備階段。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基礎設施建設。
2016-2020:運行完善階段(第一階段)。全面啟動實施和完善階段。
2020年后:拓展階段(第二階段),擴大參與企業范圍和交易產品,探索與國際市場連接。
碳市場建設的基本路徑
實現路徑
路線圖和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