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科學 | 0評論 | 5357查看 | 2014-04-22 13:31:33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提出利用菲涅爾反射鏡原理加熱月球風化層土壤,產生氣體將能量傳遞給斯特拉發動機,這樣可以產生大量的電力。
大規模開發月球表面資源時就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如何獲得足夠而且經濟的能量源是個大問題,聚變和裂變反應固然能產生大量能量,但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核反應堆造價不菲,行星際的空間資源開發應該傾向于就地取材。
據國外媒體報道,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衛星,也是唯一一顆質量較大的衛星,科學家設想了多種在月球上建設外星工廠的情景,其目的就是利用月球上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龐大的金屬礦產資源、水資源以及大量的熱能資源。其中熱能資源的一方面就是來自太陽的光照,月球表面只有極為微量的稀有氣體,近似于真空環境,如果在月球表面建造太陽能發電站,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太陽能,然而來自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還提出了一種方案,使用大型反射鏡和斯特拉發動機打造成一個大型月球發電站。
這個計劃也被稱為鏡子系統,通過對月球表面土壤的加熱來獲得能量,月球表面夜晚可以持續大約14天的時間,在此期間溫度可降低到零下150攝氏度,如果月球車或者月球工廠需要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下運轉,就需要使用其他能量源比如核動力等,我國的嫦娥3號攜帶的月球車就使用了核動力,其實也就是同位素電池衰變釋放的能量。
月球表面的風化層或月球土壤可以被充分利用,變成一個可以提供能量的基本組成單元,而加熱的能量源依然是太陽能,也就是說該系統可以將太陽能來加熱風化層土壤,通過熱量轉化來形成可供月球工程使用的電力。
當太陽光線照射到反射鏡面后,通過菲涅爾反射鏡原理作用到風化層月壤上,”里卡德岡·薩雷斯德辛卡是本項研究的科學家,他認為這個裝置可以用于大量產生電力,加熱系統產生的氣體可傳遞到斯特林發動機上,由此進行發電。
相比較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而言,其產生的電力更大,使用月球上的風化層土壤,產生電力可以存儲起來,用于14天漫長的月球黑夜。如果未來人類選擇在月球上開拓定居點,載人任務必須用到大量的能量,這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環境不同,無法完全通過布設太陽能電池板獲得足夠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