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 0評論 | 5583查看 | 2014-02-26 22:11:00
多元化已經成為大型發電企業試圖躋身世界一流綜合性能源或電力集團的“標配”,綜合性其中一個含義就是在于產業鏈更長,板塊更多。
中央五大發電集團組建后,逐步從單一的電力生產商向綜合性能源集團轉變,多元化業務領域不斷擴展,從煤、電、路、港、運進一步擴展到煤化工、冶金和電力設備制造以及保險、證券等金融領域。多元化投資項目的數量和規模明顯增大,出現了單項投資幾十億、上百億的非電投資項目。

圖:五大(da)電力發展(zhan)戰略

圖:五大電(dian)力多元(yuan)化產業分類
從2014年工作會來觀察,五大發電集團多元化投資方向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值得琢磨。
煤炭產業是五大發電集團多元化投資的首選。華能集團“以效益和產業協同為中心發展煤炭產業”,突出的是“效益”和“產業協同”,即是挖煤要能賺錢,自家電廠能用得上自家煤。大唐集團要“以優化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和保障能力為重點”,強調“優化結構”“保障能力”,挑肥揀瘦,保障好電廠的電煤供應(更強調發電板塊)。華電集團則是“推動煤炭項目盡快建成投產,顯示華電此前拿到的都是優質煤炭資源。國電集團則是“安全高效發展煤炭產業”,重點抓好現有煤礦的穩產提產和控虧扭虧,在“三省三區”發展大型整裝優質動力煤項目,儲備優質資源。嚴把項目入口關,確保安全可控、資源可靠,具有規效益和運銷保障。
煤化工板塊,華能集團要“穩步推進”煤制氣。大唐集團則是“以促投產、保穩定、增效益為重點”,對于后續項目,視技術成熟度、配套政策和收益水平加以推進。華電集團要“選準煤化工轉化方向”,國電集團是“抓好現有煤化工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這顯示發電集團都對煤化工產業已經相當謹慎。
金融板塊,華能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中金融牌照最齊全的企業,表示要“強化資本運作工作”,推進有關項目上市準備工作。大唐集團要“審慎開展投資業務,穩健推進中間業務”。華電集團要“金融企業要堅持產融結合、風險可控、穩健經營,進一步完善金融布局”。國電集團則要“深化產融結合,著力做強做優”。這顯示大唐對金融板塊較為謹慎,目測效益也一般,華能、華電、國電則相對樂觀,華電和國電將將加大布局。
科技板塊,華能集團要“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化”,重點是要完善管理體系,掌握核心技術,推進科技應用產業化。大唐集團同樣要強化管理,重點是放在整合資源以及環保運營、能源服務。華電集團的科技產業則是與工程高度結合。國電集團則是“搶抓環保產業發展黃金期”,重點放在脫硫脫硝特許經營、節能技術服務、工程總承包、風機制造、電站自動化技術
工程板塊,大唐集團的重點在于風機制造業務,要“做大外部市場”。華電集團的工程板塊是傳統強項,“聚焦主導產業和優勢業務”,聚焦在電網自動化、新能源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環保、水務、總承包等核心業務。
新興熱門的頁巖氣產業,華電集團則言及“注重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摸清行業規律、技術條件、市場消納情況”的前提下,“做好頁巖氣勘探、開發和利用”。華能集團是要“穩步推進”,大唐集團和國電集團沒有提及。
國際板塊,“走出去”斬獲頗多,效益也不錯的華能集團表示要“加強‘走出去’工作”,“像抓國內發展一樣,抓好‘走出去’工作”。大唐集團則是強調“風險可控”和“效益優先”,重點是穩步推進項目開發、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國際貿易等業務。華電集團要“抓好海外項目布局”,目前在做是“加強海外研究,尋找發展機會”,目的是“提高海外市場占有份額”。國電集團則“加強“走出去”戰略管理和整體規劃”,把籌碼押在“外新能源、高科技、節能環保、工程服務”上。
其他版塊因為局限在一到兩家,就不進行具體提煉了,請繼續看五大發電集團對相關產業或多元化產業的具體定位,以及將要調整的方向。
華能集團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產業潛能,實現利集團利益最大化。
以效益和產業協同為中心發展煤炭產業。
以資源和技術為依托,穩步推進煤制氣、煤層氣、頁巖氣項目發展。
加強“走出去”工作,像抓國內發展一樣,抓好“走出去”工作。
大唐集團
煤化工板塊要以促投產、保穩定、增效益為重點,成立攻關小組,抓住關鍵問題,加強督導協調,逐項加以解決。后續工程建設,要根據權威機構對示范項目審定結果,視技術成熟度、配套政策和收益水平加以推進。
煤炭板塊要以優化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和保障能力為重點,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龍王溝、謝爾塔拉等重點項目。
物流板塊,要以集團公司成立招投標中心為契機,延伸鞏固內部市場,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和外部市場。
金融板塊要適應金融體系改革,提升服務創新能力,審慎開展投資業務,穩健推進中間業務。
科技板塊,要理順體制、整合資源、強化管理,提升工程質量和服務水平,做優環保運營、工程建設、裝備制造業務,做大能源服務、信息技術業務。
風機制造業務,要在提升科技創新和市場開拓能力上下更大功夫,以一流設備、一流服務做精內部市場,做大外部市場。
海外板塊要以風險可控和效益優先為前提,穩步推進項目開發、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國際貿易等業務。
華電集團
推動煤炭項目盡快建成投產。
金融企業要堅持產融結合、風險可控、穩健經營,進一步完善金融布局,強化資金歸集和保險統籌。
工程技術企業要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和優勢業務,重點做強做優電網自動化、新能源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環保、水務、總承包等核心業務。
抓好海外項目布局。加強海外目標市場研究,積極尋找發展機會,提高海外市場占有份額。
積極穩妥推進新興產業布局。注重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摸清行業規律、技術條件、市場消納情況,做好頁巖氣勘探、開發和利用,推動LNG全產業鏈發展,選準煤化工轉化方向,提升航改機競爭優勢。
國電集團
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主業發展上來,堅決避免盲目規模擴張,堅決防止產業鏈過度延伸,堅決不涉足不熟悉、干不了、也干不好的領域。
安全高效發展煤炭產業。重點抓好現有煤礦的穩產提產和控虧扭虧,在“三省三區”發展大型整裝優質動力煤項目,儲備優質資源。嚴把項目入口關,確保安全可控、資源可靠,具有規效益和運銷保障。
抓好現有煤化工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
科技環保產業要搶抓環保產業發展黃金期,突出發展重點,整合優化產業鏈,將資源配置到價值鏈高端,著力發展脫硫脫硝特許經營、節能技術服務、工程總承包、風機制造、電站自動化技術等優勢業務和領域,擴大外部市場份額。
金融產業要深化產融結合,著力做強做優,打造成為集團公司轉型升級和效益提升的重要支撐。
物資物流產業要繼續鞏固傳統優勢業務,推進物流產業化發展。整合招投標平臺,開展通用物資和設備的集中規模采購。
煤炭物流產業要堅持市場化、集約化管理,充分發揮現有港航場儲能力,打通進口煤渠道,做好進口煤經營,積極開拓外部市場。
加強“走出去”戰略管理和整體規劃,支持鼓勵新能源、科技環保以及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力爭用2-3年時間,在境外新能源、高科技、節能環保、工程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
中電投集團
2014年目標,煤炭產量6340萬噸;電解鋁產量270萬噸;鐵路運量17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