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4613查看 | 2013-11-29 11:26: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綜合訊:據新華社布魯塞爾專電,歐盟自11月28日起宣布對中國太陽能玻璃征收17.1%至42.1%的臨時反傾銷稅。
太陽能玻璃是一種主要用于太陽能板的特種玻璃和關鍵部件,也是生產其他太陽能產品的重要部件。歐盟此前公告稱,歐盟太陽能玻璃市場規模至少2億歐元,針對中國太陽能玻璃的反傾銷調查是應歐洲太陽能玻璃制造企業協會的申訴而發起。
按照歐盟法規,歐盟28個成員國將于明年5月27日前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太陽能玻璃征收為期5年的持續性反傾銷稅。
據新華網報道,對此,德國(guo)太(tai)(tai)陽(yang)能市場研究(jiu)中心(xin)主任(ren)沃爾(er)夫岡·胡梅爾(er)認(ren)為,指(zhi)責中國(guo)傾銷并不合理,歐(ou)盟太(tai)(tai)陽(yang)能玻璃(li)生(sheng)產成(cheng)本實在“太(tai)(tai)高(gao)”。
胡梅爾說,首先,中國玻璃生產占全球40%,規模經濟使得中國玻璃具有成本優勢。其次,較高的能源價格成為歐洲玻璃產業最大的成本負擔。玻璃生產能源消耗大,而歐洲的政策決定了其高企的電價,“人們不應因為中國電價低導致生產成本降低而指責中國”。同時,環保成本較高也不利于歐洲尤其是德國的玻璃產業。按照他的說法,環保十分重要,但德國玻璃產業的高成本卻源于環保相關的官僚主義開銷。
“勞動力成本偏高使歐洲失去了競爭力,”胡梅爾說,“玻璃通常是一天24小時不間斷生產。在歐洲,工作人員三班倒或周末加班的成本實在太高。”
另外,胡梅爾認為,中國在玻璃生產領域擁有一條完整的價值鏈,歐盟委員會在這次反傾銷調查中選取土耳其企業作為參照并不恰當。“我們在這一舉措中看到了保護主義的身影,”他說。
歐委會今年2月28日啟動對中國太陽能玻璃的反傾銷調查,并于11月27日宣布對中國太陽能玻璃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按照歐盟法規,歐盟28個成員國將在明年5月27日前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太陽能玻璃征收為期5年的永久性反傾銷稅。
歐委會曾分別于去年9月和11月啟動對歐盟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及金額高達210億歐元,被稱為歐盟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雙反”案件。今年8月2日,歐委會宣布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以“價格承諾”的形式達成“友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