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Jason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635查看 | 2013-11-08 15:2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銀行可融資性(Bankability)用于判斷某種技術、產品或項目是否可靠或值得信賴,是否能夠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在可再生能源產業領域,Bankability已成為國內廠商進軍國際市場必須跨過的一道關卡。在成熟的光伏和風電產業領域,具備實力的廠商都進行了Bankability的評估。那么,對于國內的光熱發電廠商來說,Bankability的必要性和價值體現在哪里呢?
進軍海外市場的通行證
Bankability是從融資銀行或融資銀行認可的第三方機構(Bankability執行機構)的角度出發來衡量產品的可融資性。在海外市場,Bankability涉及到對具體的某種技術、某種產品或某個電站項目的可融資性評估。
從項目的Bankability角度來看,如建設一個商業化的光熱電站,項目融資是項目具備正式動工前提的關鍵一步,光熱發電項目一般都投資額巨大,如果沒有很好的融資渠道,項目最終將無法落地。光熱電站因項目融資問題而最終被迫終止的情況已有不少實際案例。如果一個電站項目可以獲得Bankability,則意味著其有可能通過認可該“Bankability報告”的銀行獲得融資支持,以幫助解決項目的資金問題。
而對國內光熱發電項目開發而言,項目的可融資性無需Bankability的評估。因此Bankability只對那些有意進入海外市場的廠商有意義。當然,如果國內項目需要尋求國際融資渠道,Bankability也必不可少。
對于國內光熱發電設備廠商,如果其要進入國際市場,成為某一電站的設備供應商,則很多時候需要進行Bankability評估。這是因為對于海外的光熱發電項目業主而言,其是否可以通過上述的項目Bankability評估,其項目擬采用的關鍵設備或組件是其中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如果該項目所采用的核心組件均已通過Bankability評估,則該項目的Bankability評估將更加容易獲得通過,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反之,如果擬采用的關鍵組件沒有Bankability的評估證明,Bankability的執行機構就無法對該項目作出Bankability評估,這將直接影響到項目融資的成敗。
因此,對光熱發電關鍵組件和設備廠商而言,Bankability事實上是項目業主,即其客戶對其提出的要求。這就像一張進軍海外市場的通行證一樣,對其開發海外市場意義重大。
全面的廠商能力評估
那么,國內光熱發電核心組件和設備廠商如何進行Bankability的評估呢?據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咨詢公司GL Garrad Hassan國內光熱發電業務負責人王永明在接受CSPPLAZA記者采訪時表示,對設備廠商而言,是否可以做Bankability的前提是該產品是否已經通過國際權威機構的檢測或者成熟商業化項目的驗證,而當前中國光熱發電部件廠商普遍缺乏實際項目的驗證,只能采用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對于核心的集熱管和反射鏡兩種產品,其需要通過DLR、NREL或PSA至少其一的檢測。有了這個之后,廠商可以找如GL Garrad Hassan這樣的受銀行認可的第三方機構或特定銀行進行Bankability評估。
王永明稱,“Bankability評估是基于廠商的行業地位、企業信譽、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生產流程和第三方的檢測報告、行業最優水平比對、生產供貨能力、倉儲管理等多個指標在內的一種綜合性的能力評估。完成Bankability評估需要大概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如果最終指標合格,將由GL Garrad Hassan出具Bankability報告,認定該廠商的該產品是否具備可融資性。GL Garrad Hassan的太陽能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50家銀行給予認可,其中包括世界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活躍在光熱發電項目融資領域的幾乎所有金融機構。”
據CSPPLAZA記者了解,Bankability的概念目前在國內光熱發電業界的認知度并不高,大多數國內光熱設備廠商未能認識到Bankability對其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和價值。雖然國內光熱發電行業目前對進軍海外市場必須通過國際權威機構的檢測已持廣泛認同,但這還不是全部,Bankability作為認定國內供應商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評估,對其進入海外市場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推進作用。在此方面,國內光熱關鍵設備供應商應早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