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原國(guo)務院(yuan)參事,在(zai)疫情之后的(de)能(neng)源系列講座(zuo)中(zhong),國(guo)家(jia)能(neng)源專家(jia)咨(zi)詢委員(yuan)會(hui)副(fu)主任,國(guo)家(jia)氣候變化專家(jia)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徐錠明老(lao)師為(wei)大家(jia)講授了(le)中(zhong)國(guo)能(neng)源戰略的(de)演(yan)變。
我國能源戰(zhan)略是何如演變(bian)的?
“一五”:以建設火力電(dian)站(zhan)為主,努力發展石油工業。
“二五”:以水電為主、火電為輔的長期(qi)建設(she)方針(zhen)。
“三五”:重點進行煤炭、石油的開(kai)發。
“四五”:加速石油(you)、天然氣、水(shui)電的開(kai)發,積(ji)極(ji)改變(bian)燃料(liao)構成。
“五五”:抓好大型(xing)水電站(zhan)、大型(xing)坑口火電基地的建設。
“六五(wu)”:提出抓(zhua)好(hao)能(neng)源的(de)節約的(de)概念。
“七(qi)五(wu)”:堅(jian)持開發和節約(yue)并重的方針。
“八(ba)五”:因地(di)制宜、水火電并(bing)舉和(he)適當(dang)發展(zhan)核電。
“九(jiu)五”:因地(di)制宜,大力發展小(xiao)型水電(dian)、風能、太(tai)陽(yang)能、地(di)熱能、生物質能。
“十五”:積極(ji)利用(yong)國(guo)外資源;建立國(guo)家石(shi)油戰略儲備(bei)。
“十一五”:節(jie)能(neng)優先、效率(lv)為本,煤為基礎、多(duo)元發展(zhan),立足(zu)國(guo)內、開拓(tuo)國(guo)外,統籌城鄉、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創(chuang)新體制,保護(hu)環境、保障安全(quan),為全(quan)面(mian)建設(she)小(xiao)康社(she)會提供穩(wen)定(ding)、經(jing)濟(ji)和(he)清潔的能(neng)源保障,以(yi)能(neng)源的可持(chi)續(xu)發展(zhan)和(he)有效利用支持(chi)我國(guo)經(jing)濟(ji)社(she)會的可持(chi)續(xu)發展(zhan)。
“十二五”:堅持節約(yue)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fa)展(zhan)、保護環境(jing),加強國際互(hu)利合作,調(diao)整優化能(neng)源(yuan)結(jie)構(gou)(gou),構(gou)(gou)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neng)源(yuan)產(chan)業體系。樹立綠色(se)、低碳發(fa)展(zhan)理念,以節能(neng)減排為重點,增強可持續發(fa)展(zhan)能(neng)力,提高生態文明(ming)水平。
“十三(san)五(wu)”規劃亮點:
1、積極構(gou)建(jian)智慧能源系(xi)統(tong)。
2、加快推進(jin)能源全(quan)領域、全(quan)環節智慧化發展(zhan),提(ti)高可持續自適應能力。
3、適應分布(bu)式能(neng)源發展、用戶多元化需求(qiu),優化電力需求(qiu)側(ce)(ce)管理,加快(kuai)智能(neng)電網建設,提高電網與發電側(ce)(ce)、需求(qiu)側(ce)(ce)交互響應能(neng)力。
4、推進能(neng)源(yuan)與信息等領(ling)域新技術(shu)深度融(rong)合(he),統籌能(neng)源(yuan)與通(tong)信、交通(tong)等基礎設施網(wang)絡建(jian)(jian)設,建(jian)(jian)設“源(yuan)-網(wang)-荷-儲”協調發展(zhan)、集(ji)成互(hu)補的能(neng)源(yuan)互(hu)聯網(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