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圈 | 0評論 | 4490查看 | 2017-12-11 09:58:27
年用電量媲美舊金山整座城市的谷歌花1年時間兌現承諾——在最近買下南達科他州、奧克拉荷馬州、愛荷華州的風電合同后,谷歌公司宣布已正式達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標,購買容量達3GW,足以提供旗下所有辦公室和數據中心用電能源需求。
我們能隨時上谷歌引擎搜索資料、使用云端存取功能,是因為背后服務器不間斷地運轉,每年要處理數以萬億計的搜索紀錄、每分鐘播放超過400小時的YouTube影片流量,而這些全天候服務的代價是不容小覷的。
據統計,谷歌在2015年消耗了5.7兆瓦時(terawatt-hours)的電力,相當于舊金山城市一年總用電量,耗電最大客戶莫過于布局全球的15個數據中心:美國9間、歐洲3間、亞洲2間(其中亞洲首座位于中國臺灣地區彰化濱海工業區)、南美洲1間。
《Futurism》報導,由于風能和太陽能成本下降了至少60~80%,谷歌最近大手筆簽下3個發電輸出功率達535MW的風電合約,包括南達科他州196MW、奧克拉荷馬州138.6MW、愛荷華州200MW,使谷歌公司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突破35億美元,并一舉讓再生能源總購入容量超過3GW。
這些還不代表谷歌只是完成承諾而已,相反的,谷歌利用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REC)來實現目標,透過從市場上買下一定數量的再生能源電力,驅使市場興建更多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廠,可說是促進再生能源市場的一大推力,也是全球最大的綠電企業買主。
于再生能源投入巨資的企業不只谷歌
第二大買主亞馬遜(Amazon)目前購買總量約1.5GW,剛剛趕上谷歌的一半;
微軟公司今年夏天直接與可再生能源供應商簽訂合約,提供位于華盛頓的總部高達25%用電量;
蘋果也在今年與NV能源簽署協議,利用太陽能設施為內華達州擴建的數據中心提供電力。
美國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市場的迅速發展
美國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市場的迅速發展與美國社會重視環保的大環境相關。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企業社會責任,并通過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來減少企業碳排放。企業在重視環境效益的同時也在追求經濟效益,可再生能源的價格隨著可再生發電設備成本的大幅下降而越來越具有競爭優勢,從而讓企業在做出采購決策時更加偏好可再生。
對中國能源電力及其他創新企業的啟迪
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分公司,像蘋果一樣承諾在華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已有43個。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逐年增加,成為全球第一。但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完全上網,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很多都被浪費掉了。
從2018年起,用戶每點擊一次谷歌產品,都是在利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于很多人而言,可再生能源習慣上更多被視為科學項目而非商業策略。作為財富100強企業中首個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業,谷歌的發展路徑充分展現了其采用創新思路的意愿。如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會員及其它類似企業一樣,如今,超過83家企業都采用了這一發展策略。以下則為谷歌在實現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過程中幾個關鍵舉措。
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發展之路
從本地著手:谷歌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左右。當時,谷歌并未采用當今企業常見的簽訂場外長期購電協議(PPAs)的形式。2006年,谷歌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園區內規劃了裝機量1.6兆瓦的現場太陽能發電項目。該項目是當時全美裝機最大的企業園區太陽能發電項目,供應山景城主要建筑約30%的峰值用電。現場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至今仍在許多商業模式中頗受歡迎。例如,零售業企業就能夠充分利用大量的屋頂空間安裝太陽能光伏設備。但正如谷歌后來所做,場外項目采購逐漸成為了企業大規模購買可再生能源的優選模式。
投資購電協議:為了購買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來滿足企業需求,多數企業需要考慮現場發電外的其他選擇。2010年,谷歌簽訂了其首個購電協議,購買愛荷華州斯托里縣NextEra能源風電二期項目,裝機量114兆瓦的風電資源。從此,場外項目購電協議成為了企業購買可再生能源的首選形式。自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創立以來,中心會員企業所簽訂的購電協議裝機量占所有企業購電協議總量的93%以上。企業簽訂場外項目購電協議有諸多優勢,包括交易可作為資產負債表外資產,可選擇具備更高環保效益的項目,以及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等。正如谷歌指出:“大多數可再生能源項目無需投入燃料,消除了因燃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令我們能夠長期保持平穩的財務規劃。”
規模化推廣:自2010年簽署首個購電協議以來,谷歌又進行了一系列采購行動。2010年至2015年末,谷歌共簽約可再生能源項目裝機約1200兆瓦。許多企業都認識到了可再生能源的經濟優勢。飛利浦、歐文斯科寧、陶氏化工、蘋果、亞馬遜等企業2015年共簽約3.24GW購電協議。而該年也被稱為“企業購電協議之年”。如今,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已發展近170個會員,并仍在繼續招募有興趣發展清潔能源戰略、制定可持續發展行動目標或僅僅想節省開支的企業會員。此外,“虛擬購電協議”的出現更是令企業能夠更便利地規模化擴大可再生能源投資。
谷歌和其它高科技企業正在定義能源革命,而美國所有其他產業的企業都有機會加入其中。歷史最低的成本、創新的合同方式和豐富的市場知識都令企業能夠比以往更方便地采購可再生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除了科技企業外,零售業、制造業等其他產業的企業也將積極投身于可再生能源采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