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6379查看 | 2012-11-27 14:4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印度對太陽能熱發電產業極為重視,當前印度正在開發建設多個光熱電站項目,除了其自身的電站開發和集成經驗不足外,影響項目建設進度和投資成本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即為光熱電站的核心組件過度依賴海外供應商,這也成為印度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一大桎梏。
為擺脫對海外廠商的過度依賴,發展本土的光熱發電核心裝備制造業迫在眉睫,而印度是否擁有發展整個光熱發電產業鏈的工業能力呢?
沒有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實際開發經驗,而印度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又對項目的投運日期給予了限定,在大多數的光熱電站開發商看來,給予他們完成一個50MW乃至100MW的光熱電站項目的建設的時間滿打滿算僅僅28個月。這對印度的開發商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印度獨立的太陽能開發專家Gopal Somani表示:“根據我個人的電站開發經驗,在印度首次開發太陽能熱發電站,我們需要的最少的時間也應該在48個月左右。而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和西班牙首批光熱電站的開發時間也大致如此。”
超出預期
盡管面臨嚴格的時間限定和本土CSP裝備制造業較為落后的挑戰,印度的光熱電站項目開發依舊在有序進行,并已經超過了外界對其的預期。Somani說:“我11月初的時候去往拉賈斯坦邦對當地正在開發的光熱電站進行了一輪考察,我十分高興地看到他們所取得的巨大進展,那里的每個人都對項目開發的各項工作十分認真和負責。”
甚至在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之外,光熱電站的項目開發同樣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古吉拉特邦(印度西部的邦)是印度首個設立太陽能激勵政策的邦,那里的獨立于尼赫魯太陽能計劃之外的太陽能熱發電站項目的開發同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那里負責25MW的Gujarat Solar One槽式光熱電站項目開發的Cargo太陽能公司的母公司Cargo太陽能電力建設公司的總經理Dhruv Batra說:“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Gujarat Solar One光熱電站將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投運。”這個CSP項目裝機25MW,配置9小時儲熱,是印度首個帶儲熱的槽式光熱電站。
全部國產化可削減40%投資
印度當前正在建設的光熱電站項目主要依賴于進口關鍵設備組件,比如,Godawari Green Energy為其50MW的槽式電站就訂購了丹麥奧爾堡CSP公司的蒸汽發生器,并于此前不久從德國肖特公司采購了至少17000支高溫真空集熱管。
Batra說:“我們相信光熱發電在中東、北非、南非和南美洲以及印度、中國都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為獲得這些市場,我們需要能夠為這些市場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但是,由于歐洲領先的CSP關鍵設備供應商的生產成本和管理運營費用較高,其產品價格很難降下來。”
其他的參與印度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第一階段光熱發電項目開發的海外廠商還包括西門子、阿海琺和GE,在所有的七個招標項目中,西門子就將為其中四個項目提供蒸汽渦輪機。
Somani說:“我十分支持大規模地開發利用光熱電站,但不幸的是,光熱發電的領先供應商們還很少在印度投資設廠,更沒有能對印度輸出技術的。如果全部采用印度當地生產的產品,電站總投資將可以至少降低40%。這主要得益于印度當地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對土地的需求無法避免,而印度土地的價格也在一步步攀升。采用緊湊式菲涅爾熱發電技術可較大程度上減少土地占用。
障礙與挑戰
印度的諸多開發商一再呼吁:我們需要建立本土化的光熱發電關鍵部件制造業,特別是高溫真空集熱管、蒸汽輪機、反射鏡等關鍵設備要盡快實現國產化。
許多光熱發電關鍵裝備制造技術已經被應用于其他工業領域。例如,光熱發電電力島所用到的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系統與傳統火電站的配備大致類似,而印度擁有發展迅速的鋼鐵制造業,土建工程能力和發電機等的制造能力。而這些也是一個光熱電站的重要構成,其生產能力能夠轉向光熱發電領域。
印度戰略咨詢研究機構Bridge to India分析師Jasmeet Khurana認為,印度蒸汽輪機制造業尚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技術制造可變速的光熱電站專用蒸汽輪機。然而,大多數電力島的系統組件可以在印度實現國產化。
另外一種可能實現本地化生產的組件是反射鏡,這歸因為印度目前有較為成熟的制鏡產業。印度本土公司Saint Gobain和Asahi India均有能力制造符合光熱發電應用需求的高質量浮法玻璃。
Cargo電力建設公司正在建設一個自有工廠來生產光熱發電反光鏡組件。Batra說:“Thermosol玻璃公司目前還是Cargo電力公司正在建設的反光鏡生產工廠,我們致力于實現反光鏡的本土化制造。”新的工廠將生產多種類型的反光鏡,預計將于2013年一季度投產。Thermosol玻璃公司目前已經有了75MW的訂單。
考慮到技術風險和投資收益,大多數光熱電站開發商的首個項目沒有配置儲熱系統,只有Cargo電力和Lanco Solar為其項目配置了儲熱。
國產化率
為支持國內的太陽能核心組件的產業發展,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實施了國產化率的限制,光伏發電項目,中央項目必須使用印度產組件,進口組件不得參與印度中央項目競標。光熱發電方面的情況要相對好些,由于印度的光熱發電相關設備制造業相對薄弱,目前對此尚沒有過多要求,僅規定除土地成本外的項目總投資的30%應來自于本國。但伴隨印度本土光熱發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在未來的光熱電站招標中,對此比例的要求可能會逐步提高。
多個光熱電站開發商認為30%的國產化率能夠完成。首先,印度所說的國產化率包括勞動力雇用和裝備兩個方面,同時,其對裝備國產化的要求僅僅限于在印度本土生產的產品,即便一個外資公司,只要是在印度當地生產出的產品,都可歸為國產化范疇。
另外,從投資構成上來看,一個光熱電站的鋼結構、架線塔和混凝土支架等基礎結構投資就占據了整個電站投資的30%以上,而這些基礎部件的技術要求并不高,印度國內廠商就可以提供,因此,實現30%這一國產化率的要求并不困難。另外,對于塔式和菲涅爾式光熱電站,其采用的反光鏡均為平面鏡,這比槽式的拋物面鏡的生產工藝要簡單很多,可以更輕易地實現國產化要求。
同時,國內廠商除了上述的反光鏡、基礎鋼結構設施外,還可以選擇進入的市場包括驅動控制裝置、傳熱介質生產等領域。相對于真空集熱管等產品來說,這些產品的技術門檻并不太高,較易實現國產化。
Batra的期望是在三到五年內,大多數的光熱發電關鍵組件供應商(汽輪機、發電機、真空管、傳熱介質、和驅動控制系統等)依然將主要依賴進口,大多數的海外制造商將會考慮在印度當地設立辦公室或工廠進行銷售或制造。而五年之后,他認為90%~95%的的光熱發電核心部件將實現“made in India"。
最重要的是,在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的第二階段,政策制定者將很可能提出更嚴格的限制條件以保護國產組件的應用,促進印度本土的光熱發電全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