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0評論 | 5837查看 | 2017-09-18 17:51:00
目前,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實施中,多個項目遭遇了電站用地問題,從而導致了項目不能按期建設的現象。地方政府,作為示范項目的支持單位,應切實落實土地等相關問題。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在第三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上曾指出:太陽能熱發電工程項目具有自身系統復雜、占地面積大、與廠址外部資源關聯度高、項目相對集中等特點,因此,建議地方政府一定要做好太陽能熱發電區域開發規劃。只有在規劃的指導下,做好廠址開發的基礎工作,才能夠快速、有序地開展好工程項目的建設,同時有利于降低發電的成本。
在第二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有專家提出,入駐光熱發電產業基地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目前,已經有四個太陽能熱發電基地通過了審查,在此進行梳理:
一、甘肅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
圖:甘肅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
1、概況:規劃基地位于甘肅省玉門市以東約60公里,花海鎮以南的青石梁區域,占地面積570平方公里,當地年DNI約1800kWh/m2。
2、規劃裝機容量: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共分三期實施,總裝機規模為5.6GW;一期(2016年至2020年)2.05GW,二期(2021年至2025年)1.5GW,三期(2026年至2030年)2.05GW。
3、基地目前已落戶的項目有:國華電力玉門100MW熔鹽塔式電站、博成通達50MW菲涅爾光熱電站、金釩50MW槽式電站項目。其中國華電力項目為首批國家光熱示范項目之一。
此規劃是目前國內做的最細致的光熱發電基地規劃,涉及到道路、用水等較為細節的層面。
二、內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基地
圖:內蒙古阿拉善盟左旗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基地
1、概況: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西部內陸高原,太陽輻照資源僅次于青藏高原。近30年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952h~3355h,全盟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約為6207MJ/m2。光熱電站可用土地達3.44萬km2。通過黃河的汛期蓄水可以解決用水問題,所用土地都是沙漠。
2、規劃裝機容量: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分近期、中期和遠期建設,總裝機規模為16GW。近期2016年~2020年建設3GW,中期2021年~2025年建設6GW,遠期2026年~2030年建設7GW。
2016年~2020年期間,根據地形及示范基地范圍,考慮將自然地形坡度大于2%的場地規劃為塔式光熱電站,自然坡度小于2%的場地規劃為槽式光熱電站,因此,在近期規劃區域內,中部約143km2用于塔式光熱電站,約1.1GW;剩余112km2可用于槽式光熱電站,約1.9GW。
3、消納方式:擬通過特高壓直流通道送出至區外消納。送出途徑有以下三種方式:容量較小的項目可就近接入阿拉善盟地區電網,就地消納;利用目前已列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的上海廟-山東±800kV直流特高壓通道,將部分光熱電力送出。“十三五”末期在阿拉善左旗建設1條敖倫布拉格-華中(華東)±800kV直流特高壓通道,配套建設可再生能源總裝機1450萬千瓦。
三、哈密市中長期光熱發電產業發展規劃(2016—2030年)
圖:新疆哈密市中長期光熱開發規劃
1、概況:哈密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東端,地跨天山南北。南北距離約404公里,下轄伊州區、伊吾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地的平均年DNI值分別為1980kWh/㎡、2050kWh/㎡,2000kWh/㎡。
2、規劃容量:規劃時段為2016年~2020年,展望至2021年~2030年;總裝機規模為20GW。2016年~2020年規劃完成光熱發電裝機1.5GW,2021年~2030年完成6GW,長期規劃為12.5GW。
3、配套設施:哈密市近年來積極推進光熱項目及相關產業項目前期工作,現已建成三個測光站,促進光熱產業規模化發展,切實提高光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致力于打造哈密市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示范基地。
4、消納方式:送出方面,哈密市現有的三條“疆電外送”線路(兩條750千伏線路、一條±800千伏特高壓線路),外送能力超千萬千瓦。根據規劃,掃“十三五”末,哈密市將變成750千伏變電站4座,750千伏主干線路8條,±800千伏直流換流站2座,通過2回750線路與甘肅省安西聯網,通過2回750千伏線路與敦煌聯網并直送青海格爾木,通過南線1回±800千伏直流線路向鄭州送電,通過北線1回±800千伏直流路線外送。
四、阿克塞四十里戈壁光熱發電基地規劃
圖:阿克塞四十里戈壁光熱發電基地規劃
1、概況:阿克塞縣境區域年均日照時間達3315小時,太陽能輻射量6480MJ/m2,屬全國太陽能資源分類的一類地區。阿克塞四十里戈壁太陽能熱發電基地規劃了730平方公里,所在地多年平均DNI為2016.3kWh/m2。規劃區屬戈壁祼地,且均為國有未利用土地;周邊有烏呼圖、哈爾騰等內陸河,年徑流量達4億立方左右;周邊有青海油田澀北氣田仙敦輸氣管線橫穿園區,可為太陽能熱電站建設提供充足的日照條件、水源保證和天然氣供給。
2、規劃裝機容量:擬規劃總容量為12.35GW。按照點聚焦(塔式)、線聚焦式兩種太陽能聚光方式進行規劃布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2.05GW,計劃2016年-2020年期間完成;二期建設5.3GW,三期規劃出500平方公里土地建設5GW。
3、簽約入駐項目: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00MW槽式光熱發項目,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50MW槽式項目,南通歐貝黎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0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甘肅博成通達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深圳金釩阿克塞二期100MW熔鹽槽式項目,神華國華電力公司阿克塞縣100MW塔式項目,國家電投(香港亮源公司)6*135MW的塔式示范項目,武威全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50M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
4、配套設施:目前阿克塞縣投資8000余萬元修建了橫穿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園的2條共130公里道路,并在園區配套修建了成品油加油站、移動通訊塔等基礎設施。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合作設立了測光站(2017年開始測光)。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了《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發改基礎[2016]2795號),提出了非化石能源跨越發展行動,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要達到50%。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具體方案尚在研究制定過程中,目前還沒有結果。根據相關的一些信息,粗略估計203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可能達到5億千瓦,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會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光熱發電機組的發電利用小時數是光伏發電的3倍多,因此,其發電量的占比會很可能超過光伏發電。
按照我們國家目前的光照資源和土地資源情況,太陽能熱發電將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利用西部地區的荒漠和戈壁建設大規模太陽能熱發電基地,可有效地提高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有利于實現我國能源替代和碳減排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太陽能熱發電,可促進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促進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發展,顯著的帶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同時有利于國內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因此地方政府做好太陽能熱發電的區域開發規劃,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