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電力電氣 | 0評論 | 5521查看 | 2017-09-08 15:07:00
近日,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了《2017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第一批)的通知》,提出要按照《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各省報送計劃,明確2017年第一批落后產能淘汰計劃,共計472.1萬千瓦100臺機組。
根據通知,2017年全國煤電落后產能淘汰標準主要有四個:
一是不具備供熱改造條件,且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純凝機組、大電網單機10萬千瓦以下純凝機組、大電網單機20萬千瓦以下壽命期滿純凝機組;
二是改造后供電煤耗仍不達標機組(含自備機組);
三是排放不符合要求且不實施環保改造機組(單機30萬以下運行滿20年純凝機組或滿25年抽凝熱電機組);
四是壽命期滿的單機30萬千瓦純凝機組。
目前,各省市已經根據上述要求開始實施,昨日(9月7日)山東省下達相關通知,擬淘汰落后煤電機組2.7萬千瓦,共涉及泰安市肥城華美熱電有限公司和泰山城建熱電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須在2017年11月底前完成拆除工作。
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7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第一批的通知)名單截圖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明確的淘汰機組主要集中在20萬千瓦級以下,以北京、天津、安徽等地關停機組容量較大(其原因是關停機組單機容量大),以江蘇、河北關停機組數量最多。
而在這第一批煤電關停名單中,近八成屬于五大發電集團。
據統計,五大發電集團關停機組容量358.9萬千瓦占整個關停數量的76%,其中華能122.1萬千瓦、華電142萬千瓦、大唐50萬千瓦、國電13.8萬千瓦、國電投31萬千瓦。
具體來看,包括華能集團旗下的北京熱電廠、華電集團的天津軍糧城發電廠、大唐集團的大唐太二電廠、華電能源的富拉爾基熱電廠等。
今年以來,多個部門頻繁強調煤電去產能的緊迫性,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除了上述文件,8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推動火電、電解鋁、建材等行業開展減量減產,嚴控新增產能。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受政策限制新增火電機組的影響,火電裝機規模增速僅4.6%,較2016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新增裝機1421萬千瓦,同比下降47.6%。在產能控制背景下,加之用電需求回暖、上半年來水偏枯,火電上半年發電量增長7.1%,利用小時數同比增長46小時至2010小時。
可以說,煤電去產能已經初見成效,但仍舊面臨很大的壓力。
而五大發電作為國內發電企業的絕對主力,其總裝機量在201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7.05億千瓦時,占總裝機16.3億千瓦的43.25%。作為重點央企與發電大戶,五大發電的去產能任務也相應更重。
“無論從裝機、利用小時、新開工規模還是利潤總額,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板塊均呈現出較大的去產能壓力與扭虧增盈壓力。”長城證券分析師楊潔表示,當前五大發電集團的業務范圍、資產規模、戰略布局多有雷同,以集團層面進行兼并重組,整合同質化業務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