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 0評論 | 4024查看 | 2017-07-26 10:09:23
近日,中國(guo)電(dian)力(li)(li)企業聯(lian)合會(hui)(hui)(以(yi)下(xia)(xia)簡稱“中電(dian)聯(lian)”)在(zai)京發(fa)布(bu)了《2017年上(shang)半年全(quan)國(guo)電(dian)力(li)(li)供(gong)(gong)需(xu)形勢分析(xi)預測報告》。報告顯示,全(quan)國(guo)電(dian)力(li)(li)供(gong)(gong)需(xu)總體(ti)寬(kuan)松(song)(song),部分地區電(dian)力(li)(li)供(gong)(gong)應(ying)能力(li)(li)富余(yu)。其中,華北(bei)區域電(dian)力(li)(li)供(gong)(gong)需(xu)總體(ti)平衡;華中、華東和(he)南(nan)方區域供(gong)(gong)需(xu)總體(ti)寬(kuan)松(song)(song)、部分省份供(gong)(gong)應(ying)能力(li)(li)富余(yu);而東北(bei)和(he)西北(bei)區域電(dian)力(li)(li)供(gong)(gong)應(ying)能力(li)(li)相對過剩(sheng)。中電(dian)聯(lian)預計(ji),下(xia)(xia)半年全(quan)社會(hui)(hui)用電(dian)量增(zeng)速略(lve)高于4%,全(quan)年同比增(zeng)長5%左右(you)、與上(shang)年總體(ti)持平。
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表示,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3%,增速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較快增長勢頭。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1%,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4個百分點,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葉春解釋,造成用電較快增長有四個主要原因:一是宏觀經濟總體延續穩中向好,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礎設施投資、外貿出口等關鍵指標增速回升。二是工業品市場供需關系有所改善,市場價格回升,企業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拉動用電增長。三是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技術以及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帶動用電速度快速增長,逐步孕育出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又一重要力量。四是上年同期基數相對偏低。
此外,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3%,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個百分點;所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13.7%,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受上年同期高基數、一季度氣溫偏暖等因素影響,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4.5%,為近十年同期第二低增速。
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6.3%;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6.3億千瓦,同比增長6.9%,供應能力充足。“我國電源結構及布局持續優化,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新增總裝機的73.4%,比重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東、中部地區新增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占比分別達到57.9%和76.1%。在電力企業多措并舉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努力下,棄風棄光問題有所緩解,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提高67小時,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提高39小時。”葉春說。
同時,煤電有序發展效果明顯,煤電投資同比下降29.0%、煤電新增裝機規模同比下降48.3%。然而,全國煤炭供需呈現偏緊狀態,各環節庫存下降,電煤價格高位上漲,導致煤電企業電煤成本大幅攀升,大部分發電集團煤電板塊持續虧損。“下半年,我們仍然對電煤價格表示憂心。”葉春說道,電煤價格的高位運行,市場交易電量降價幅度較大、規模繼續擴大,發電成本難以有效向外疏導,預計煤電企業將持續虧損,發電企業生產經營繼續面臨嚴峻困難與挑戰。
報告提到,若迎峰度夏期間出現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水電欠發、運力受限等因素交織疊加的情況,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將可能出現電煤供應緊張局面。“若出現長時間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則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可能略高于5%。預計201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6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進一步提高至38%左右。”葉春說。
中電聯副秘書長安洪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但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部分地區仍存在電力供應偏緊情況,應積極應對高溫熱浪等氣溫因素帶來的負荷突變,始終把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放在首位,防止發生大面積停電,優先保障生產生活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