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晨報 | 0評論 | 4621查看 | 2017-07-19 16:43:00
到(dao)2020年,北(bei)京(jing)基本實現平原地(di)區無(wu)煤(mei)化,煤(mei)炭消費總量(liang)控制在500萬(wan)噸(dun)以內;城市副中心(xin)行政(zheng)辦公區使用可再(zai)(zai)生能(neng)源(yuan)(yuan)比重將達(da)到(dao)40%,北(bei)京(jing)新機場航站樓等主(zhu)體建筑可再(zai)(zai)生能(neng)源(yuan)(yuan)將超15%。北(bei)京(jing)市政(zheng)府近日(ri)印發《北(bei)京(jing)市“十三五”時期能(neng)源(yuan)(yuan)發展規劃(hua)》,該規劃(hua)由北(bei)京(jing)市發改委(wei)(wei)牽頭(tou)編制,為“十三五”市級(ji)重點(dian)專(zhuan)項規劃(hua)。7月18日(ri),北(bei)京(jing)市發改委(wei)(wei)就此規劃(hua)進行了解讀。
重點區域戶均年停電不超5分鐘
《規劃》提出了北京到2020年的能源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7600萬噸標準煤左右,其中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00萬噸以內。到2020年,全市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5%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以上。
具體來看,《規劃》提出,通過“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以新能源代煤”等方式加快壓減燃煤,今年內,城六區和通州區、大興區和房山區的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到2020年,基本完成市域內工業和供暖燃煤鍋爐清潔改造,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00萬噸以內。
在能源惠民方面,《規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將基本完成全市老舊管網的消隱改造,包括電力、供熱和燃氣管網,讓城鄉居民用電、用熱、用氣更安全方便。大幅提高郊區農村的生產、生活用電水平,農村地區電采暖用戶戶均變電容量達到9千伏安左右。
從具體指標來看,到2020年,四環路內、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9%,戶均年停電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5%,戶均年停電時間下降到27分鐘以內。
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為智能能源示范區
《規劃》提出,北京將推進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儲能運營新模式,開展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城市副中心、2022年冬奧會賽區、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將打造成為綠色智能高端應用示范區。
城市副中心和北京新機場等區域的能源使用如何實現綠色、智能和高效?北京市發改委新能源處(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規劃,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擬實現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40%,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則超過15%。可再生能源就北京而言,主要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此外,城市副中心辦公區還將實現清潔能源比重達100%。
同時,在這些重點區域,將開展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提高能源智能化水平。“能源互聯網的含義是,將不同的能源用戶連接在一起,進行能源的智能調配,比如一家用太陽能發電的滑雪館,它既在生產能源,也在消費能源,它消費不了的太陽能,就可以送到網上,調配給其他用戶使用。”